另一位老總感慨道:“這哪里是做游戲啊,拍電影都沒這么嚴格。”
“這游戲得花不少錢吧?”小馬哥問。
工作人員道:“董事長說了,這款游戲要做好,要用幾年時間,花掉幾個億。”
眾人面面相覷,震驚之余,都覺得宋維揚瘋了。
幾個億干什么不好,非要拿來做游戲,此時整個中國網游市場的規模也沒達到一個億啊。
能收回成本才見鬼了!
“開發游戲那么費錢?”丁三石喃喃自語,他已經決定做網游了,現在卻被搞得有些忐忑。
這消息很快傳到媒體那邊,為期兩天的論壇還沒結束,就有無數記者抽空子前來打探,繼而迅速見報傳遍全國。
因為實在問不出具體內容,甚至連研發資金也很籠統。記者們于是私下統一口徑,宣傳宋維揚要花五年時間、耗費5億資金,請來國內外頂尖專家,打造一款史無前例的歷史題材游戲。
經過持續打探,終于有個實習生不小心“說漏嘴”,證實這款游戲跟《山海經》有關,于是報道就變成了“大型上古神話題材游戲”。
全國輿論為之轟動,一些人認為宋維揚玩物喪志,錢多了不消化;一些人認為這是假消息,屬于宋維揚宣傳游戲的手段;還有無數游戲愛好者,跑到論壇發帖子討論,這種討論隨著《搜神記》的連載愈發火爆。
是的,胡耕開始寫了。
此人是個快槍手,一邊參與游戲策劃,一邊創作網絡,每天更新量居然能達到8000字以上。
胡耕在的“楔子”里直接注明:“本書又名《山海經之搜神記》,最初是一個游戲策劃案,創作與游戲開發同時進行。本人目前是神劍網絡科技公司山海經項目組故事主創,等游戲上線之后,還請大家多多支持!”
只用了一年時間就創作完成,出版之后的稿費,竟然比胡耕在神劍的工資高出無數倍。
不管是死忠讀者,還是游戲愛好者,都對《山海經》保有無限期待。
他們期待了一年又一年,卻連游戲的影子都見不著,甚至各種傳聞游戲開發已經終止。每當這種傳聞甚囂塵上的時候,都會有一兩張圖片突然爆出來,或者是游戲截圖,或者是角色原畫,立即就把期待值給拉滿了。
而這幾年當中,中國網游行業繁榮興盛,各大游戲公司賺得盆滿缽滿。但僅露出只鱗片角的《山海經》,卻成為懸在業界大佬們頭上的一塊巨石,誰都不知道石頭哪天會掉下來。
宋維揚數年磨一劍的玩意兒,耗費幾億資金做的游戲,哪家游戲公司敢小覷?
不管是后來的貼吧,還是17173游戲網站,都有《山海經》的專屬頁面。每爆出一張相關圖片,又或者是模棱兩可的內幕消息,都會引發萬眾圍觀和討論。直至《山海經》開放性內測時,由于數量稀少,一個邀請碼竟被炒出幾千元的天價。
宣傳嘛,耍猴嘛,宋維揚很精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