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自然不同意,因為這違反組織規定,對方扣留了一天也只能放人。但他的秘書卻嚇得屁滾尿流,連夜逃回縣里匯報情況,書記親自帶隊進山去“救人”。
一場誤會就此解除,但王波的“英勇事跡”卻廣為流傳。
彝族妹子還是沒有選擇放棄,回學校天天跟王波寫信,時間一長,王波再鐵石心腸也化掉了。前不久,王波專門做了詳細匯報,經組織討論同意,他被允許跟這位當地的頭人女兒結婚。
宋維揚笑問道:“你這次調去哪里?”
王波說:“這個必須保密,因為正式文件都沒發下來。我只能說職務雖然提了,但級別還是個副處。”
“不容易啊,恭喜恭喜!”宋維揚祝賀道。
王波在外面一直謹慎有加,遇到真朋友難免有些得意忘形,傲嬌裝逼道:“我還是沒趕上好時候啊,要是放十多年前,我畢業就能混一個副處。哪用得著在山溝里折騰好幾年?”
“哈哈哈哈!”宋維揚大笑,“你小子,得了便宜還賣乖。要不是國家西部大開發,又提倡干部年輕化,還號召年輕干部踴躍支援西部地區,你能短短兩三年就實現幾級跳?”
王波補充一句:“還要多虧了喜豐公司的投資,不然GDP根本搞不上去。我跟你說啊,當地實在是太窮了,那個山路就不是給人走的。就說供給喜豐的生態土豬,全是當地百姓肩挑背扛運出山的。可惜我已經被調走了,不然的話,我下一步計劃就是修路。國家不批款,我就自己貸款,再組織山里的百姓來修。修他個一二十年,怎么也能把山路修好!”
王波說起來滔滔不絕:“不過前段時間找到了好方法,直接從山里牽纜繩下來,每過一段距離設立纜繩點。人是不能這樣下山的,特別危險,但豬沒問題啊。掛在纜繩上速降一兩公里,再換另一條纜繩繼續。以前要走一天一夜的山路,現在一個小時就搞定,而且纜繩的建設維護成本還不高。”
宋維揚贊許道:“你是個好官。”
王波突然又特別謙虛:“好官算不上,年輕嘛,就該多折騰,我可不想20多歲就在機關養老。”
王波雖然說得很輕松,但肯定吃了不少苦頭。
一個年紀輕輕的干部,只身空降到偏遠縣城,不但要跟同僚搞好關系,還要做通少數M族的工作,這里面的難度可想而知。
以前在機關的時候,王波把自己養得白白胖胖,甚至已經有啤酒肚的征兆。現在整個人都瘦了,而且皮膚曬得黝黑,30歲不到就有明顯的眼角紋。
孩子突然哭起來,林卓韻立即到里屋去喂奶,阿那里娓也跟著進去看稀奇。
王波問:“孩子起名了嗎?”
“我爸起的,叫宋景行,”宋維揚笑道,“小名叫六六,也叫小六子,孩子生出來六斤六兩。”
王波獻寶似的掏出一串木珠項鏈:“我給侄子準備的,至少有上百年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