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孟太后沒有當天宣布消息,而是在短暫的早朝結束后,帶著一群位高權重的大臣去后宮看了景元帝的情況。
奉御就在一側,沉聲道景元帝病情,正是因為藥毒經年累月侵入五臟六腑所致。
奉御將脈案拿給幾位老臣一一看過,這些老臣也有識得醫理的,自然能判斷出這份脈案沒有任何問題。
他們心里關于孟太后的最后一點懷疑打消,開始為景元帝痛哭起來,也逐漸認可了孟太后之舉是撥亂反正,而不是利欲熏心多年后重新殺回來。
兩日后。
孟太后冊立四皇子葉諍為太子,并宣布了景元帝的退位詔書,新帝的登基大典將與不日后與冊封太子大典一起進行。
帝位塵埃落定,大家意外也不意外,畢竟現下皇子就那兩個,盡管六皇子名聲更好,四皇子過去根本不起眼,奈何四皇子更年長,為防主少國疑,選四皇子也不無道理。
這反而更能表達太后殿下無意參政的意思,聽宮里隱隱流傳的消息,現在的太后,未來的太皇太后,打算在登基大典后,帶著即將成為太上皇的兒子住到宮外修養。
到時候,可就真的是新君的天下了。
一切塵埃落定后,兩路大軍終于班師回朝。
某些大臣還憂心忡忡攜功歸來的蕭家和霍家會故意拿捏新帝,哪知道在慶功宴上,年齡相仿的幾人相處得其樂融融,根本沒有他們想象的劍拔弩張。
咦楚世子也在里面
哦,對了,楚世子跟新帝自弱冠便是至交好友,當初長安城多少人嘲笑這倆是廢物廢一窩,哪曉得轉眼會是這樣的際遇人生果然是充滿未知。
正在感慨兩人身份天翻地覆變化的那些人,恐怕更想不到,未知的人生還在更遠的地方等著他們,這場風云變幻還遠遠沒到落幕的時候。
也是很久以后他們才明白,不管是寧氏,還是蕭家,亦或是霍家,他們在新帝登位之際選擇平淡度過而不是趁機掌權,不是因為他們對新帝宣誓效忠,而是因為讓他們放下鋒芒的,另有其人。
而那個人,就站在四皇子葉諍的身后。
登基大典當日,一切事宜按新帝所言從簡。
新帝全程面色心不在焉,看起來也沒有什么大權在握的激動。
不對啊,一個人登上天下至高無上的位置,怎么說也該宣告一下作為天下之主的野心,為什么新帝看起來卻這么不耐煩呢
是了,是了,現在大云外患雖定,內憂卻層出不窮,整個王朝早已經千瘡百孔病入膏肓,新帝上位就要面臨一大堆爛攤子,誰在這個時候還能高興得起來可不得不耐煩嘛
這不正是說明新帝心系天下黎明蒼生,極可能是個明君嗎
先前的景元帝盡管議論不好,但他們也不得不說,景元帝并不是個好皇帝,反而喜好把弄權術,時常為了平衡他的朝堂搞出各種事情,于是朝堂內外傾軋不斷,做好事的比不上會做人的,久而久之官員們也就無心做實事了。
后來的太子好不容易讓他們看到了希望,結果兵變失敗墜入泥濘。
再后來的太子也許就更離譜了。
沒想到平庸的四皇子反而成為他們的明君希望
大云臣子內心激動,好似已經看到光明盛世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