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他推落這個境地,又伸手將他拽起姜九
穆昭在嘴里呢喃著那個名字時,有一種咬牙切齒的意思,說不清是不滿,還是別的什么。
穆夫人見兒子神色有異,拍拍肩膀,讓他好生休息。
而后,拽著從頭到尾都沒聽懂的穆征走了。
春風樓的火勢終于在水龍之下熄滅。
狼狽不堪的鴇母望著臨河那面黑焦焦的斷壁殘垣欲哭無淚。
雖說主要燃燒的都是竹搭的彩樓,春風樓這片樓閣受損的地方并不多,可一想到好好一樁美談,明日卻要變成樟州城里的笑話
“最好別讓我查出是哪個不長眼的小子在我春風樓鬧事”鴇母惡狠狠罵道。
就在這時,一名仆人匆匆邁進來,湊到鴇母耳邊說了什么。
鴇母驚愕道“什么壽仁坊讓我們不必查下去了”
壽仁坊位于城西,是穆氏族人聚居之地。
此坊有半坊之地都是穆氏百年老宅,另外半坊也基本是附庸穆氏之人所居。
故而整個樟州城的人,都習慣用壽仁坊來稱呼穆府。
鴇母心情很不好。
揪不出罪魁禍首,這口氣只能就此咽下,當然憋屈
偏偏這個時候還有人來火上澆油
歡快的絲竹樂聲從河對岸傳來,竟然是醉仙樓
相比春風樓這片樓閣的黯淡無光,醉仙樓點亮了嬰兒臂粗的牛油蠟燭,將整座樓閣照耀得宛若琉璃仙宮,遠遠都能瞧見妖嬈起舞的妓子,跟尋歡作樂的豪客們。
很顯然,對岸春風樓的慘淡沒有影響到他們。
甚至于有些在春風樓破壞了興致的客人,也掉頭去了醉仙樓。
明明他們醉仙樓哦不,是十三郎贏了賭局怎么醉仙樓一副他們才是勝者的做派
鴇母不爽極了,卻知道盛六郎還在醉仙樓上,只能暗暗咬牙,詛咒幾句醉仙樓早日關門大吉罷了。
也是此時。
原本緊閉的樟州城門被打開,一輛低調內斂的馬車在一隊輕騎的護送下,悄悄進了樟州城。
已是入夜時分,進城大街上并無行人,臨街的鋪面也盡數關閉,但一堆火把的照耀下,還是有一支不大不小的迎接隊伍守在城門口,等待馬車內的貴人而至。
隊伍為首的,便是樟州刺史,楊志源。
馬車在距離楊志源幾丈遠的地方停下,一只手掀開門簾,露出那位神秘貴人的真容一個十六歲的少年郎。
雖是少年郎,卻也是身份尊貴的少年郎。
在夜色下,那面容看得不大真切,依稀能瞧見些許清雋的輪廓。
唯有一雙眼睛,因盛滿的笑意而灼亮。在看向刺史等人時,又帶著與生俱來的傲慢跟睥睨。
楊志源縱使身為刺史,也不敢怠慢,上前拱手
“見過四皇子。”
他身后人也整齊劃一地拱手
“見過四皇子”
------題外話------
上一章關于穆昭母親的稱呼有細微修改,可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