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羲聽到旁邊的學子說,這階梯也是六道書院的一處典故
創立六道書院的青云先生所教出的六十四學生學業有成,或官至宰相,或主政一方,或桃李天下,或潛心治學。他們為了反哺青云先生授業之恩,回到玉山后,親自鋪石修路,通往青云先生的六道書院,成為美談。
當初參與鋪石修路的,無一不是一方大賢。故而這條路,又有美名青云梯。
意為青云直上,步步登天。
不少人仰慕青云梯的典故,來玉山必要登一回青云梯。
他們剛才經過的第一道山門,也是六道書院最初的山門。最開始青云梯聲名大噪后,就有源源不斷的人求到六道書院山長面前,請他通融準許登梯因那青云梯原是六道書院一部分,本是不允許外人踏足的。
久而久之,求請的人絡繹不絕,六道書院索性將山門退到青云梯之后,便可讓游人隨意登攀青云梯,成全了他們的方便。
平時這青云梯也是游人不絕,唯獨在一年一度的六道書院入學考試期間,大家都會默契地選擇避讓,不打擾六道書院學子的清凈。
檀桐跟姜羲一樣聽得認真,聽完之后,還振奮不已地對姜羲小聲說“我以后也要成為像青云先生那樣的人”
人生許是有很多變數,但檀桐此時的赤子之心難得。
姜羲看著身旁雀躍的小少年,不禁笑了。
很快到了第二道山門,也是六道書院的真正山門。
跟第一道山門空無一人不一樣,這道山門站著幾位穿著青袍的少年,看面相并不比前來報考的學子大多少。
檀桐湊到姜羲身邊耳語“他們都是六道書院的學子,聽說六道書院的很多先生都不管事,都是撒手讓學子們自行解決我兄長也在六道書院讀書,聽他說,有時候好幾天都見不了先生一面呢”
姜羲哦了一聲,放養式教育
這樣也能教導出一批批優質的學子,這六道書院果然是臥虎藏龍。
那幾個身為六道書院學子的少年人,面對一雙雙眼睛也不發憷,看得出來已經有過不少經驗,熟稔地上前分開擁擠的人群,并讓他們排隊成列。
“不得擁擠不得插隊不得喧嘩”
“違者禁止參加考試”
禁止考試的警告很有用,剛剛還亂成一團的學子們,迅速分成幾列,規規矩矩站好。
不過魚池里總有那么幾尾不聽話的魚兒,一個牛高馬大的少年原在靠后的位置,見前面排著幾十號人心生不滿,便趁著管事的學長不注意,仗著力氣往前插隊,很快就到了隊伍靠前。
他身手靈活,那些被他搶了位置的也敢怒不敢言,一時竟然沒讓他被發現,安安穩穩來到發放木牌的桌案前。
桌后的青衣少年瞥他一眼。
“陳三,禁止參加考試,請速速離去。”
插隊少年勃然大怒,一拳頭砸在桌案上,怒吼道“憑什么憑什么不讓我參加考試”
桌后的青衣少年也不怕他,好整以暇道“不得擁擠,不得插隊,不得喧嘩。這三條你已經犯了其二了。怎么,明年也不想考了”
那插隊少年被掐住了命脈,不敢再鬧騰,灰溜溜離去了。
有了這么一出殺雞儆猴,六道書院山門前的隊伍也愈發安靜有序。
很快到了姜羲的位置。
“姓名,年齡,籍貫。”
“姜九,十三,樟州人。”
桌后人登時抬眼看向他“你就是姜九”
------題外話------
這幾天一直在感冒中,總覺得寫得有點不在狀態唔,我會盡快調整一下狀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