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刺史不得不再度上來相勸“楚世子,元堂先生聽到二位要來,現下正等著呢。”
楚稷朝他看去,壁玉雕琢的臉上顯露些許不耐。
“就這么一會兒也等不了”言語間竟然毫無對元堂先生的尊敬。
身后一些敬仰元堂先生的世家中人,已經面露慍色了。
楚稷渾然不覺,或者說,他早就習慣了周遭人的不快。
反正都是別人忍耐他,沒有他忍耐別人的道理。
好在四皇子跟楊刺史站在了同一立場上,出言勸道“元堂先生年事已高,我們還是別讓他等久了,阿稷,再忍忍吧。”
楚稷掃了葉諍一眼,不耐煩地蹙著眉“看在你的面子上。”
“多謝多謝。”葉諍笑嘻嘻地拱手,半點兒沒有被輕慢后的生氣。
看來這是他們一貫的相處方式。
身后世家眾人目睹這一切,對這位傳聞中的永城侯世子越發厭惡不說,對四皇子葉諍的印象反倒改觀許多。
接下來楚稷沒再說什么,一路相安無事地到了元堂先生的小樓前。
元堂先生竟然走出小樓,親自到門外來接待。
四皇子葉諍也難得收起折扇,上前恭敬折身“見過先生。”
諸皇子幼時,圣人在宮內設學堂,請天下大儒為諸皇子開蒙,元堂先生便是其中之一。只是后來元堂先生不愿意蹉跎官場,就回到了六道書院。
但葉諍叫一聲先生,是沒錯的。
“四皇子,多年未見啊。”
“是的,先生。”
看得出來,葉諍對元堂先生的恭敬,發自肺腑。
元堂先生笑笑,沒有在這么多人面前重提當年舊事,將大家請進屋中。
元堂先生住的小樓不算奢華,反而很簡陋,也就是院子角落種的兩三翠竹添了些許風雅。正堂連在場眾人都容不下,只有身份貴重的進了屋,其余的便只有待在院子里。
楚稷當然是進了屋,尋了椅子一坐下,開口就問“不是說要請什么神醫給我看看”
扇子啪地敲在手心,葉諍恍然“啊,差點兒忘了,元堂先生,我們先前提過,想請六道書院那位樓塵先生替阿稷看一看”
“當然,樓塵先生應該在來的路上了。”元堂先生溫言道。
話音剛落,小書童就跑進來說,樓塵先生來了。
“快請進來”葉諍面露欣喜,起身之余還不忘解釋,“阿稷當年出生時,他的阿娘難產,花了三天三夜將他生下,自此落下了病根兒。永城侯尋遍了天下名醫,父親也年年讓尚藥局的奉御替阿稷看病,皆是束手無策。此行聽說六道書院有一位樓塵先生乃是隱世的神醫,不得不麻煩她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