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人又簇擁著出去了。
元堂先生借口腿腳不便,沒有陪他們一起。
完成任務的樓塵也留了下來。
元堂朝她招招手“那永城侯世子如何”
“表象上如我診斷的一般,先天有損,壽數不足。”樓塵說著,也露出古怪的神情,似是疑惑,“但深入內里后,我發現他的經脈極其紊亂,甚至有油盡燈枯之兆依我看來,這位楚世子應當活不過三個月。”
元堂先生捋著胡須,但笑不語。
“這個永城侯世子有什么特別的嗎”樓塵一貫專心研究醫術,連名滿長安的永城侯都不知道,更何況永城侯世子。
元堂先生含笑“直覺。”
樓塵沉默。
直覺一詞,實在是玄之又玄。
六道書院占了半壁的玉山,面積之廣,當然不是一時半會兒能逛完的。
這次,還沒等楚稷喊累,葉諍就先提議休息。
六道書院的先生們極愛風雅,時常聚眾品茗高聲談論,從經義到詩賦,從天文地理到寫論提策,可謂無所不談。
偶爾座上還會出現學院里的優秀學子,六道書院學子也都以能成為先生們座上客為傲。稚嫩的少年們總是渴望得到師長們的認可。
而后六道書院歷代山長為了方便先生學子們的交流談學,便在學堂之外的空地上,建了一座又一座竹亭,樓景結合,藏于山水,也是先生學子們時常愛的去處。
葉諍等人就找了這樣一處地方,掃榻點香,烹水煮茶。
葉諍忽然想起什么,興致勃勃地提及“近來我聽聞,六道書院似乎出了一位特別的學子,做到了數百年來都沒人做到的事,闖書畫詩三關入了六道”
六道書院的先生點頭“的確有此事。”
一直沒怎么說話的盛楠突然笑著提議“既然四皇子提及,不如請這位學子前來拜見四皇子說起來,我也對這位少年很感興趣。”
“這個好”葉諍興奮,“我還聽過他的詩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如此詩才快將他請來”
于是,才從樓塵先生住處回到小院兒的姜羲,還沒來得及坐下,就被人叫到了臨湖的竹亭。
她不動聲色地觀察著四周看來都是江南各大世族的人,這么說面前那位就是長安來的貴人們咯
她拱手俯身,一派從容淡定“見過四皇子。”
楊刺史笑吟吟地點頭“果然是磊落大方,可造之材啊,名字是什么來著”
一位六道的先生小聲提醒“這位是我樟州楊刺史。”
“見過楊刺史。”姜羲寵辱不驚,“小子姜羲。”
“姜樟州的姜氏嗎”
坐在葉諍旁從始至終都沒說話的楚稷,指間捏著玲瓏茶杯,狀似不經意地問了一句。
見周圍人都疑惑向他看來,他撇嘴道“就是南寧侯姜恪祖上出身的那個姜氏,聽聞在你們樟州本地,也算是大族。”
眾人恍然。
在動輒傳承數百年的江南世家諸人面前提起近百年才興旺崛起的姜氏,當然沒人知道。但說起南寧侯姜恪,卻是無人不知
當今圣人唯一的嫡親妹妹,同為太后所出的安陽長公主,和離后再嫁的,就是這位南寧侯姜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