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木牌是身份牌,六道書院學子人手一塊,乍看除了字樣區別不大,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木牌邊緣的浮雕有所差別。比如姜羲木牌邊上的祥云紋,代表的是甲班。
面前這位,木牌上也是祥云紋,也是甲班。
六道書院分甲乙丙丁四班,甲班人數最少,也是群英薈萃之地。
再看好心少年的容貌,笑意暖融,溫和儒靜,也配得上甲班英才之名。
“我叫姜羲,你可以叫我姜九。”
“我名蘇策,字蓮房。”
“蓮房兄”
姜羲自然流露出的親近,讓蘇策有些拘謹。他很不習慣有人初見就待他這么熱情親近,許是因為一無所知
蘇策悄悄回頭,看到姜羲笑得明朗,呼了口氣。
既然如此,就好好珍惜這短暫和來之不易的親切。
蘇策抄了近路,很快把姜羲帶到藏書樓前。
“邱先生。”他熟稔地上前與看管藏書樓的先生打招呼,顯然見過不是一兩次。
那位邱先生也朝他點頭,順口問及蘇策上次借的書。
蘇策回說還要琢磨兩日,才拉著姜羲跟邱先生介紹,說她也是來藏書樓借書的。
“新學子”邱先生的態度冷淡不少,遠不如對待蘇策時的親近,“新學子只能進第一層,第二層往上暫不開放。所有書籍只能在藏書樓里看,不得帶出,違者逐出玉山。身份牌呢”
姜羲很快遞上。
“姜羲”邱先生神色微動,“你就是那個姜羲”
蘇策在旁小心翼翼的問“邱先生,是不是哪里有問題”
“讓你別整天只知道讀書姜羲不知道嗎讓我六道為之敲響九九八十一下鐘聲的姜羲”
蘇策愕然,看著姜羲那清秀無害的臉,有些不敢相信。
邱先生卻已經在紙上做好記錄,木牌丟給姜羲“既然你是姜羲,那整座藏書樓都可以向你開放,書籍也可以任意借閱,不過一月之內必須歸還。”
“是。”姜羲悄然松了一口氣。
好在成名雖需付出代價,也能得到豐厚的回報,比如住的小院兒,又比如能任意出入藏書樓,兩者對于姜羲來說都是幫了大忙。
道別邱先生,蘇策領著姜羲入內,將藏書樓的種種向她娓娓道來。
回頭時撞見姜羲好奇的目光,他不好意思地摸摸后腦勺“我來得多了,也時常會幫藏書樓的先生做一些整理抄錄的雜事,所以對這里比較熟悉。”
“聽蓮房兄對藏書如數家珍,一樓的書,蓮房兄怕是已經看過大半了吧。”
“看過一半吧。”蘇策謙虛道,“我剛進玉山的時候,第一次見到如此豐富的藏書,激動之余每天都泡在藏書樓里,先生們趕也趕不走,跟邱先生也是那個時候熟悉起來的。”
姜羲聽著他的解釋,余光卻瞥見他腰上掛著的玉牌。
玉質明潤,雕工秀雅。
戴著這樣的玉牌,不應該家境貧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