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并不,因為姜羲自己沒覺得孤單。
她只是笑著歪頭“姜九寫不出呀。”
笑話,你讓我寫我就寫
當即有人沉了臉色“四皇子與楊刺史在此,你一小小玉山學子,怎敢如何怠慢”
這是不高興了,大概都覺得姜羲沒眼色。
多好的在大人物面前露臉的機會,還是楊刺史親自遞到面前,此人竟然推拒了
未免太不識抬舉
能對堂堂四皇子呼來喚去的姜羲,自然也不會對這些人懷抱多大畏懼。
她淡掃一周,心里有了盤算
看來這位楊刺史,并不如外界想的,在樟州官場上孤立無援呢。看看這些人的反應,有些人的憤怒不滿可是實打實的。
果然樁子埋得夠深。
姜羲默契地與葉諍對視一眼,目光觸及交換,又飛快錯開。
還有人怒斥姜羲,姜羲干脆拱手,一雙清朗眼眸坦蕩蕩地直視這些權貴高官,
“不是學生傲慢,而是學生才能有限,近日都在苦心鉆營馬球騎藝,哪能分神寫詩呢實在是寫不出啊。”
她無比真摯地攤手,那灼灼清涼的眼神,實在是讓人不得不相信她說辭。
而且這么多人都虎視眈眈著一個面容稚嫩秀氣的小少年,未免太像欺負人。
“文章詩詞才是大道,什么馬球騎藝都是小道耳,上不得臺面的今日向楊刺史賠酒一杯便可,以后切不可因小失大”
“是是是。”姜羲趕緊端著酒杯上了楊志源面前,賠酒一杯算是揭過。
楊志源皮笑肉不笑地看了一眼剛才發話的人這是誰家的人盛家的穆家的看不出來這個姜九郎,在樟州混跡得還不錯,竟然得到了這兩家的照拂。
楊志源不得不中斷對姜羲的發難,借著姜羲插科打諢的幾句話,沒再提寫詩的事兒。
此時,龍舟競標的準備已經差不多了。
以前都是楊志源這位樟州刺史,鳴鼓開始的。今日這獨一份兒落在了葉諍身上,他也不推脫,接過楊志源遞來的鼓錘,鐺地一聲敲響
鼓聲如浪,滾滾波及金明湖沿岸,以及那波光澹澹的湖水之上
龍舟船頭指揮令旗一揚,十一艘龍舟便瞬發而出,齊頭并進
沿岸游人聲浪震天。
隔壁竹樓的文人們也是思如泉涌,一篇又一篇的佳作不斷飛出,為今年的端午文會添磚加瓦。
相對于四周的喧囂,竹樓的三層就要安靜很多,不少人還在點評今年的龍舟競標,說不如去年的熱烈。
“小心。”
一個聲音靠近姜羲,又飄然遠去。
姜羲及時壓住了側頭去看的沖動,但她明白,這句提醒應該是葉諍傳給她的。
不過這話是什么意思,讓她小心小心什么
姜羲幾乎是同時朝著楊志源看去,那位官場老好人,或者說是老狐貍,正言笑晏晏地與周圍人交談,他身為三品封疆大吏沒有半點官威不說,還滴水不漏八面玲瓏得像個商人。
可不就是商人以百姓血肉為貨物,賺良心難安之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