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對對”盛明陽連連點頭,附和著穆昭的這是好事。
兩人見好友姜羲能步步日上,心里當然是開心的。
“對了。”姜羲往湖心亭上望了一眼,“你們這是在”
“我們在國子監的同窗,今日在我家小聚。”盛明陽說。
姜羲沒想到這二人抵達長安也不過就半月來的樣子,之后入讀長安國子監,這座天下頂尖、權貴云集的皇家書院,竟然短短十日就打開了局面。
不過想想也正常,他們兩人皆是出身大云最頂級的世族,底蘊深厚連大云皇族都不能比擬,還與長安最有權勢的兩大世家縉云寧氏、臨海孟氏曾同為江南四姓,世代結交種種光環疊加,多的是人想要巴結二人。
只是這其中有多少真心假意,估計也就只有當局者才明白了。
不過現下姜羲看得出來,盛明陽提及同窗時,那份親切是真心的,看來今日在他家聚會的,應該都是他在國子監真正的朋友了。
“來,我帶你見見”盛明陽興致勃勃地拽著姜羲往湖心亭走。
穆昭含笑緊隨其后。
“諸位”盛明陽人還沒踏進亭子,聲音便已經高揚,隱含興奮道,“這是我在江南的好友姜羲,姜九郎”
盛明陽的態度,代表了很多。
他對姜羲那股子掩飾不了的親切,足以讓涼亭里這些國子監的高傲少年們刮目相看。
只聽得盛明陽又說“九郎在江南我家里出入時,于我弟弟無異,我阿娘對她比對我還要親切你們可千萬要待我九弟好些”
這是又加重了姜羲身份的籌碼,讓在場眾人不敢輕視于她。
眾人紛紛起身,笑嘻嘻地見禮。
有人突然出聲“姜九郎莫不是元堂先生的那位關門弟子”
一語激起千層浪。
“就是寫定風波與把酒問月的那位詩中天才”有人很快想起姜羲的其他光榮事跡。
先前若是因為盛明陽而對姜羲有幾分客套的親切,那么現在得知姜羲的其他身份后,這就是實打實地親切友好了。
姜羲但笑不語,一一回禮,并無少年天才的驕矜傲慢,反而進退有禮,言語溫和。
在場諸多少年,不是世家大族出身,便是王公勛貴子弟,平時鮮少與寒門子弟結交,今日乍一接觸姜羲,見她舉止從容而有風儀,氣韻淡雅而又蘊藉,自然而然讓眾人對她心生好感,不自覺便接納她進了這個小團體。
------題外話------
今天的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