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東珠和徐珍兒最終被判流放三千里,去的地方,是隴右。
而葉蓁的莊子上,卻送來了十個女子。
并排站著的女子,此時面上都有些惶恐和無助被從倭寇手中解救出來以后,呂青峰知府考慮到是陸承澤救出來的人,很盡職盡責地讓人登記了她們的信息,并且根據信息分別找到了她們的家人。
然而家里人無一例外,竟然都不愿意讓自家的閨女回家。
被倭寇擄走的閨女,毫無疑問已經被糟蹋過了,再回來,不好嫁人還只是最微不足道的影響,更大的影響,是整個家族的聲名。
家中還有待嫁的閨女的,會擔心影響了其她閨女的婚配。
家中有想娶媳婦的,會擔心影響了兒子娶媳婦的質量。
畢竟,門風不好的家族,沒幾個閨女愿意嫁過來。
最溫和“情深”的一對父母,也不過是偷偷將家中的幾兩碎銀子給了去調查的衙役,拜托衙役私底下轉交,同時轉達的還有幾句話爹娘不是不疼她,是實在不能讓她回家,為了家中的幼弟小妹,只能委屈她
于是,十個姑娘齊齊整整就都被呂青峰送來了莊子上。
“縣令大人說了,這十個女子已經分別立了女戶,若是東家莊子上用得上,就留她們在這里用著,也給她們一條生路。”
后面的話衙役沒說,葉蓁也能聽得懂。
十幾歲的小丫頭,又都被糟蹋過,若是葉蓁也不要她們,她們也就不知道還能做什么了。估計下場都不會太好。
嘆了一口氣,葉蓁問她們“你們分別有什么手藝或者能耐”
經過自我推薦和才藝展示,有五個針線活出眾的,有兩個會做飯的,有兩個會養殖的,竟然還有一個會認字的
這就好辦了。
“你們十個人,以后組成一個單獨的小組,對外接活,做事,自己賺錢養活自己。你們就能不比任何人過得差,以后有了合心意的人,就嫁,沒有合適的,就不嫁,總歸不能自己餓死了自己。”
葉蓁指著會認字的那個瘦高姑娘“以后你負責記賬,負責對外聯絡和結賬。”
指向五個針線活出眾的“你們負責做衣裳,花樣子和款式我給你們,銷路你們不用操心,自然有人負責。”
兩個會做飯的和會養殖的,葉蓁讓她們四個人負責給莊子上養雞鴨鵝,同時給所有的侍衛暗衛們做飯洗衣裳和縫補。
這樣一來,阿苗就只需要專門負責胡椒樹那邊的兩個工匠的日常事物了。
具體每個人多少工錢,負責什么,怎么做,葉蓁直接交給了陸剛去分派,不再管旁的事情。
人么,只要做自己擅長的、感興趣的事情,不懶到一定境界,總能掙口飯吃。葉蓁只負責給她們機會,不負責喂飯,實在偷懶連最后的機會都不愿意珍惜的,趕出去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