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大貴看向女子,女子衣裳樸素,身段略豐腴,年齡大約三十幾歲,瞧著倒不像是個碰瓷的人。
“嗯。”
“你你”女子組織了好幾次語言,終于說明白了,“我想寫一封信,你能回家幫我寫封信么”
“也行。”多久沒有摸紙和筆了都忘了自己曾經也是個讀書人了吧
“那你跟我走,我管你一頓飯。”女子頓時欣喜萬分。
管一頓飯
葉大貴頓時高興起來能夠用寫信賺一頓飯,也許是個好的開始呢
跟著女子去了隴右最窮的一片地方,進了一個黃土坷垃的院子,里面聞聲出來一個女子,看到陌生的男子進來,頓時楞了一下“媽,這是誰啊”
“我在路上碰到的一個小哥,認字,我叫他幫我寫封信去三亞,看看你哥哥現在在哪里。”女子高高興興地,“東珠,你去做飯,一會兒寫完了信,留這個小哥在這里吃飯。”
“娘從這里寄信去三亞,要好多錢的大海還在不在那里還不一定呢他又不做事,說不定早就被葉蓁給趕出去了”
“這你別管,我總要寫一封信才甘心”
是的,這對母女,就是被流放到這里來的徐珍兒和郭東珠。
經歷了幾個月的奔波和磨難,徐珍兒母女兩個好不容易來到這里,住在了這樣一個貧民窟中。
母女兩個靠著給人漿洗和縫補衣裳為生,因為生活條件不好,徐珍兒一身肥肉已經瘦得差不多了
可身為母親,徐珍兒對郭大海還是牽腸掛肚地,因此總想著寫信去問問郭大海現在到底是什么情形。
而聽到這話的葉大貴,卻也愣住了葉蓁
那個曾經害得自己流落千里之外的葉蓁
是同一個葉蓁嗎還是只是姓名相同
葉大貴忍不住問“你們說的葉蓁,是哪個葉蓁”
這話成功引起了郭東珠和徐珍兒的警覺“怎么你家里有人叫葉蓁”
葉大貴經過這段日子的磨練,察言觀色的本事進步了許多,已經揣測葉蓁和這母女兩個的關系并不好,當下就慨然道“害得我來到這里的人,正是叫葉蓁”
徐珍兒和郭東珠頓時瞪大了眼睛。
兩邊一說,竟然是同一個葉蓁,頓時都呆了這是什么緣分
徐珍兒看著面前其實也算是眉清目秀的葉大貴,再看看他這幾個月因為做苦力而有了些肌肉的小身板兒,心中頓時升起了一個念頭“葉小哥兒,要不,以后你就住我們家”
葉大貴愣住這孤兒寡母的,自己怎么住這兒這不合適啊
徐珍兒笑了笑“你看,我家閨女如今正是花一般的年紀,模樣身段也都不差,要不你就和我閨女成親”
有一個認字的女婿,總比把女兒給了睜眼瞎要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