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側的風景飛快掠過眼前,樹景宛如殘影晃過,“中也先生”尋著巷子和小路,沒有在需要等待的信號燈前停下。
幸好他們三個人體型都不算大,體重也在正常適當的范圍之內,才沒讓這輛看起來不算大的機車出現坐不下或是過載翻車的風險。
利佳抱住“中也先生”的腰便是想再拉開些距離,機車上狹小的位置也容不得她多任性,何況身后還坐著生病不舒服的“中也哥哥”。
她微微探出頭往路邊看了眼,連忙拍拍身前的駕駛員,語氣略顯著急“中也先生,前面有攝像頭”
像是擔心抬高聲音說話都會被錄下作為證據,利佳的聲音壓得很低,她努力拱了拱直起身體,小心自“中也先生”肩后露出一雙眼睛,幫他監視附近的路況。
作為擠在中間的乘客,利佳沒有戴安全頭盔來增加他們之間的間隙,而是讓“中也先生”和“中也哥哥”戴上僅有的兩個頭盔。
畢竟離開店的時候,他們也只買了兩個頭盔,一兩個小時前他們也沒想過自己不久之后會冒著交規的風險超載。
反正只要坐在正面和后面的兩個大人有頭盔就好,她悄悄躲在他們兩個人之間,小心些用風衣擋住自己的存在就好。
“了解。”控制著機車方向與油門的“中也先生”低沉應道。
飛馳在路上的機車靈活一擺,順順當當拐進旁邊的小路,進入民居所在的區域出現交警臨檢或是監控錄像的可能性也會小許多。
正如“中也先生”開始所說,他也是中原中也對機車的熟悉程度與駕駛技術自然不會比“中也哥哥”要差,即便后面載著兩個人對駕駛的手感上會有一定的影響,他也顯得非常從容鎮定。
拐進單向的小路也不會用擔心他們對向會突然出現來車,只要直直向前在遇到可能是交警或是別的警車出行的時候及時避讓就好。
“我們現在走到哪了”利佳好奇左右看看,她對附近的路沒什么印象也不清楚是已經離開賢橋町進入利善町還是仍在賢橋町徘徊。
通過兩個町鎮之間的道路肯定是不可避免會經過信號燈,可怎么經過以及什么時機經過不會被逮到,這也要看駕駛員的心理素質以及把握時機的能力。
“在靠近利善大橋,上了橋利佳可以不用這么小心。”“中也先生”目視前方,回應的聲音隔著頭盔顯得有些沉悶,但仍舊可以讓身后的人聽清。
環住他腰抱緊的少女甚至能感受到他背部因為發聲引起的胸腔震動,非常細微的動靜但他們現在三人的距離靠得極近,利佳甚至能聽到身后“中也哥哥”的呼吸聲。
“會難受嗎”身后傳來“中也哥哥”的聲音,沒有直接靠著貼在她背上而是虛虛環住她的腰,讓腳下沒有地方落腳的少女可以踩住他的皮鞋墊一下腳。
“累的話記得跟我、我們說。”他聲音卡頓了下。
本來機車也不是載客的設計,硬要擠上三人在中間的人肯定會沒有落腳踏實的位置,機車快速行駛的途中若是沒有能讓腳穩妥踩住的位置會覺得無所適從,腿也會因為僵硬維持著動作變得疲憊酸軟。
使用重力確實可以一勞永逸,但重力的失重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飛速適應,腳下踩不住實處、身體輕飄飄的感覺對人本身也是一種考驗。
并不是誰都能完美操縱重力,也不是誰都能自由適應重力驟然轉變的感覺。
利佳低頭抵住“中也先生”的背部掩飾自己的存在,小聲回應“我其實感覺還好,只要能快點回家就好。”
雖然回程沒有頭盔而且看儀表盤,他們的速度也不算慢,但這次利佳并沒有心慌隨時會被甩下車以及機車的速度太快,讓她心臟都開始跟著快要超負荷。
可能是因為這次她身后有人護著,讓她不需要再惶恐擔憂自己隨時會掉落,擠在中間也一定程度上降低她對機車快速轉向移動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