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聞深剛開始還會聽得走神,光顧著想紀喬真聲音怎么這么好聽,后來也感到愧疚,覺得要是不好好聽,都對不起紀喬真為他費的口舌。
厲聞深也沒想到,他這么冷漠無情的一個人,有一天同理心也會變強,心疼起他人的不易。
就像上次,林建國為他穿了條校褲而潸然落淚雖然也可能是為了紀喬真的成績單,他就真的把校褲也穿了起來。
紀喬真成績遠遠沒有達到上限,在一月份的期末考試里,從年級第十一躍成為年級第五。
在高分段再提升,比基礎薄弱的時候提升難度大很多,可他還是穩扎穩打地進步。
一朝之間,很多喜歡紀喬真的人都轉變成他的事業粉,希望能見證他在學習上可以達到的高度。
高一十四班均分也從倒數第一變成倒數第二,正數第十三。
雖然從名次上看是微小的進步,但十四班基礎薄弱,分數上來看,進步的是一大截。
徐姝帶領的五班代替十四班墊底,她差點覺得自己在做夢,睡夢中都是數學老師在向她挑釁。
那些所有瞧不起十四班的,無論是高一年級還是高年級,都和徐姝一樣,再也不敢置喙。回想起曾經的冷嘲熱諷,只覺得臉疼。
更有一些表示出對十四班的羨慕。
“這屆十四班是開掛了我都有點想去了。”
“倒也不必,前面這不還有十二個班”
“可這十二個班里都沒有紀喬真啊。”
“謝謝,你這么一說,我也想轉班了。”
沒有人知道,憑借十四班此時的實力,是坐不穩均分第十三名位置的。
因為“三長一短選最長,三短一長選最短,長度差不多就選c”的規律在民間廣為流傳,期中考試時,出卷老師費了點心思,所有三長一短的標答都不是最長,三短一長選最短的答案也都不是最短。
江弛越就是個典型,九成題目都靠蒙的他看完標答都懷疑人生了。那天紀喬真來找他,他把試卷揉成一團藏在褲兜里,無顏見人。
最后所有蒙題目的人都吃了教訓,期末考試,再也不敢選最長和最短,也不敢選c。
但十四班人不在乎成績,在期中考試中連蒙題都不屑于一蒙,自然也不知道出題老師的心機,期末考試里,該怎么蒙還是怎么蒙。
偏偏學校料定了大多數人這回都不會再選最長最短和蒙c,這回最長最短和c選項的答案占比例最大。
所以在蒙題方面,十四班人蒙對的正確率遠遠高于其他班,在平均分的提升上大有助力。
雖然靠了些因緣巧合,但是這并不打緊,重要的是,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建立了無可替代的自信心。
他們從小到大都在學習成績上落后人一等,被父母指著鼻子說不如別人家孩子聰明,骨子里就印刻著自卑。再沒有什么比相信自己也是可以學好習,更重要的事情了。
期末考試結束后,a市落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場雪。空氣變得凜冽起來,行色匆匆的人們都換上了厚實的冬衣。
學生們都為寒假到來歡欣鼓舞,只有喬笙整天整天地打不起精神。因為寒假到來,意味著他將和紀喬真分離一個多月。
“喬真哥哥,放假了我可以去你家做客嗎”
喬笙考慮了很久才問出口,可問出口后又有些后悔了。
他對紀喬真的家庭環境一無所知,這樣直白的問詢未免顯得冒昧。紀喬真可能因為家境比不上其他同學好,介意讓他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