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說,南非好望角是非洲大陸最凸出來的一部分,所以海浪海岸風向,讓這里成為十分危險的地帶。
但后世有人證明,這個好望角并非最凸出,頂多算是第二。
可為什么這么兇險,為什么平靜的時候海浪都有兩米高,具體原因后世還在研究。
能確定的是,到現在為止,在好望角的沉船不計其數。這里是西側大西洋跟印度洋的岬角,風暴多也正常。
現在可以再腦補一下。
如果從馬六甲海峽出來后,平行向西,橫跨一萬一千里的印度洋,就能直接到達非洲大陸,到的地方是東非。
可以把非洲大陸想象成一個u型,直接過來,到達的地方便是u型的右邊線條部分。從右邊線條,順著往下走,也就是沿著u型海岸線,此時還在印度洋范圍,這個部分稱為。你平穩地從u型下方通過之后,往左邊線條走的時候,剛拐歪,就從印度到了大西洋。
印度洋大西洋交匯的岬角,海浪,暗流,風向。切的一切,讓這個u型的下方部分,變得十分兇險。
海浪拍打著海岸線,暗流在下面涌動,風向因為兩個大洋的交匯變得捉摸不定。
但為什么好望角在所有海洋書籍上那么出名,很多書籍,特別是西方探險書籍愿意花長篇幅書寫它。
因為這個u型實在太長了,很多人以為順著左邊線條下去,一直在漫無邊際的陸地,永遠到不了盡頭。
可是第一個冒險家找到了盡頭,翻過好望角,從u型最下方越過去,然后發現這塊大陸的另一側原來還有海洋,還有許許多多的大陸,無論是神秘的東方,還是無人踏足的新大陸。
似乎都是極其兇險好望角的饋贈。
你從風暴之眼,鬼門關里翻過去,就到了新的天地。
紀彬他們也一樣,只要過了鬼門關,過了好望角,會來到較為平靜的海域,會來到物產豐饒的南非,這次的航行也就走到三分之二。
過了好望角,再到擁有燦爛文明的古歐洲,也會到貿易文化交流火熱的地中海。
所以紀彬把極為兇險的好望角,當初通關之前的boss,越過它,翻過它。從此成為它的主人。
好望角的兇險在紀彬第二站的時候,已經有土著人憂心勸導過,他們還畫了簡單的地圖告訴他們,那里有多兇險。
這些話甚至勾起柳衛宏等人的回憶,經過紀彬梳理跟引導,他也想到那片海域。
起風浪的時候,浪花有八米高,十八米高。
這是什么概念呢,商品樓的層高大概在二點八米,十八米的浪高就是六層半的房子。
一瞬間將你的船只拋到六七層樓高房子的高度,這種兇險可想而知。
而好望角有風浪的時間,占在全年三分之一,基本都是這樣大浪。平靜時候的小浪約莫在二米高。
眼看就要到達好望角,紀彬也陸陸續續透露出更多消息。
雖然只能用他猜測,他推測,他認為來解釋,可他是紀彬,他隨口開個玩笑,別人都會信。所以在經過好望角的時候,所有人都把自己固定起來。這是最原始也是最笨的方法,但有用就行。
他們這群人要從風浪中穿行,要從巨浪滔天的海域里活下來。
柳衛宏等人已經開始做好應對的準備,一切都準備就緒。只等著穿行其中。
說實話,大多數人不知道要經歷什么,可紀彬說兇險,紀彬說要做準備,那就做他們全然相信紀彬的說法
至于危險
在他們被圣人選中,登上船只的那一刻,就知道會有許許多多的危險。可他們愿意被圣人選中,也愿意追著紀先生。這些風暴對他們來說,都是意料之中的事。
所有人都在這次航行中被磨煉,所有人都發現,與大海搏斗,竟然這么有滋味。
特別是柳衛宏,眼里的興奮簡直要抑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