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坐過一次
而且還是唯一的,從汴京到洛陽,但也就那么一次。可火車的速度跟新奇,讓他們至今難忘。
有火車引誘,上學也辦得有趣起來
紀彬自然牽頭做這件事,跟當初出海一樣,有他出頭,后面的工作更好展開。而這次要修建的,自然是距離海太城比較近的地方。
邑伊縣跟興華府之間,要建造全國最長的一段軌道,只要這段軌道建好,剩下其他地方也可以開人
紀彬帶來的自然就是這個消息,興華府新知府知道后,立刻前往海太城,只是他也被攔在船務司外面,就算你是知府,也不能直接進入,這就是規矩。
建造蒸汽火車其實不難,難的就是怎么鋪設軌道,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好在現在的興華府都不缺,誰讓他們有錢呢
火車軌道轟轟烈烈開始建設,也算是個試點,這個地方做好,還能積累很多經驗給其他地方。江南那邊其實還好,那邊水路交通發達,對火車需求沒那么高。反而是水路不夠通暢的平原地帶,非常盼望火車通行。
在紀彬主導下,火車軌道建設正式開始。
有協理部的人領著,紀彬其實沒什么事了,他正在用墨敬儀新造的干里鏡看看出海船只。現在的干里鏡精度更大,而且還做了衍生的物件,近視鏡跟老花鏡,如今朝堂的老臣們人手個。
特別是謝閣老,老花鏡根本不離手。
很快除了千里鏡之外,其他衍生的東西都會開始售賣,又成為船務司盈利的一項。別看他們船務司花費巨大,其實他們掙錢也多啊。
幾乎是整個南軍國最盈利的部門之一,另一個盈利部門船舶司,也是靠著他們出海一趟,這才掌握出海路線,盈利頗豐。
所以船務司的人走在外面,誰都要高看三分。
紀彬處理好船務司這些事情,繼續交給主簿盈利,主簿已經習慣了
他們紀先生根本不管這些小事,大事做好,他就直接放手,這自然是信任他們的表現。船務司眾人也沒有辜負紀彬的期望,做得一直出色。
可實際情況是,船務司畢竟不是他的產業,只要做得差不多,剩下的還是要給圣人,他也不愛插手。
有時間還不如回家看看。正好一路上瞧瞧軌道鋪設的如何。
因為誰都沒做過鋪設軌道的活,所以很多時候都是協理部的人自己上手,再加上之前修路的蔡運等人,也被拉過來學習。
紀彬對這個還是挺高興的,若是學會了鋪設軌道,那對蔡運來說,也是一輩子吃喝不愁。按照現在的進度,火車軌道遲早要鋪設很長很長一段路。
紀彬路過還跟蔡運打了招呼,蔡運笑道∶正好你回家,柴尺也升職了,想請吃吃酒呢。
捕快升職能升到什么地方
蔡運知道他的想法,開口道∶春安城總捕頭,以后就是他了。
春安城總捕頭
紀彬實在沒想到,柴尺竟然這樣厲害,那他肯定要去看看的。
說起柴尺,他這些年一直是邑伊縣的捕頭,知縣會變,他都不會變。而且十里八鄉的人都很信任他,也是當地有名望的捕頭。再加上他跟紀彬關系確實很好,誰見他,那都是恭恭敬敬。
等跟柴尺吃酒的時候,紀彬才知道這有多厲害。
一般來說,各地府衙都有自己的捕頭,但幾個城鎮里面,還會有個總捕頭,而且朝廷會再發月物
可這種總捕頭的名號,基本都會給最大城鎮里面的捕頭。
比如說邑伊縣,寧武道,還有隔壁盤臨縣,再有春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