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一番口舌后,風漪最終還是如愿讓撫恤金上漲了一成,風漪認為,這主要還是因為她能言善道,絕對不是因為她激動之下尾巴動了一下不小心把地面玉石磚給打碎了
跟鳳糧達成一致后,風漪便跟蛇占商量著,該怎么引導輿論。
這件事,鳳糧是沒辦法做好的,雖然她了解糧食的市價,知道該怎么合適的制定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價格,也整日泡在糧田里,但蛇占比起她來說,確實要更接地氣一些。
身為巫,鳳糧盡管因為自己的職責所在會關注底層,但除了自己職責以外的,卻不會去關注,三教九流的認識得都不多,而蛇占卻不同,因為天賦的原因四處碰壁,對各個階層都有一定的了解,自然更適合這件事了。
最主要的是,目前風漪所接觸過的人中,就她腦子最活還任勞任怨,也最需要功績,所以這件事非她莫屬。
身在知識大爆炸年代的風漪深知占據輿論高地的重要性,而沒有經歷過這些的老百姓們也根本抵擋不住這種輿論戰,風漪甚至覺得,以后有必要成立一個宣傳部,有必要的話后續還能出報紙之類的,徹底掌握住這條路線。
不過現在還沒必要將步子邁那么大,只需要想辦法通過人民群眾中的臥底,告知她們遭遇的敵人有多可怕,而出戰的人又有多勇猛,在為誰而戰,輸了又會有什么后果。
這樣普通人雖然沒有直接參與進戰爭,卻會在這種宣傳下,生出一種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份子的錯覺,除了戰士的家屬以外,別的百姓也會為她們的死而感到難過。
在這之前,這種情感其實是不太會滋生的,因為雖然道理誰都懂,她們知道戰士打仗是為了什么,可今天是你死,沒準明天就輪到我死了,那我干什么要為你難過
可經過這么一渲染,就會讓她們覺得,距離陡然被拉近了,她們不僅僅是在為女陰而戰,也是在為了保護她們這些普通百姓而戰,為了她們犧牲。
因此,她們自然也會為后者的傷亡而難過,會為了戰爭的勝利而歡呼雀躍,而不是松了一口氣,去想總算結束了,自己不用被拉上去填人數了。
女陰的制度還是很久之前的那一套,風漪覺得,這樣不好,因為哪怕是女陰這樣惡劣的環境,普通人接觸到的信息也會越來越多,也會習慣自己思考而不盲從,到時候,她們或許還會遵守祖訓,卻也會為這樣事后沒有絲毫保障的犧牲而不想拼盡全力,有所保留。
然而在戰場上,這種猶猶豫豫的人,反而是最容易死的。
就像是被風漪抓來將功贖過的街頭混混,傷亡人數基本都比得上身體孱弱的奴隸了,因為她們在面對惡鬼時根本沒有多少提起勇氣戰斗,只想著保全自己性命等著戰爭結束,然而膽氣心氣一泄,對惡鬼來說,她們就遠比普通人要更容易對付了。
女陰的王所擁有的權利無限接近于,只要她想要一意孤行,連巫和朝堂上的所有大臣加起來都未必能阻止,目前來說,風漪覺得這樣沒什么不好的,畢竟這對自己有利。
不知道是不是蛇尾的功勞,這次蛇占連質疑都沒有,風漪說完她就立馬拍著胸脯保證一定會辦成她吩咐的事,不像之前還會對自己思考不到或是覺得不妥的地方提出質疑,這讓風漪多少覺得有些遺憾,畢竟她不認為自己的智商有多離譜,得有個聰明又敢于直諫的人替她來查漏補缺。
殊不知,蛇占沒提出質疑,純粹是這次她也沒想不明白風漪這么做是為了什么,但大王自有大王的道理,她當然得努力辦好了,等結果出來時,她靠自己的眼睛去看,靠耳朵去聽,自然也就能明白其中深意了。
蛇占再聰明,也不至于理解得了這種超前的思想,某種程度上來說,她跟鳳糧一樣,都不明白這有什么值得宣揚的,因為她們真的都是理所當然的認為,她們為了女陰犧牲是理所應當的,換成她們自己過去,也會如此。
這無關地位高低,而是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思想,都讓她們將此視作極其尋常的情況。
身為從惡鬼戰役中活下來的普通戰士中的一員,雨自歸來后,其實就一直很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