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站于鼓面之上伸展著手臂、肢體,每一個動作都給人一種蛇一般無骨的錯覺,詭異而柔美,讓人不自覺屏住呼吸。
有時她們會從鼓面躍起,讓鼓面發出雄渾古樸的響聲,有時她們會勾住鼓釘,讓鼓連帶著自己一同傾斜,另一只腳則會滑過鼓釘,帶著擲地有聲的清越聲響,是一種鏗鏘古老,仿佛將人拉上戰場廝殺的奇特聲音。
這些鼓的鼓面皆繪有日月星辰的圖紋,站在上面,就猶如將日月星辰都踩在腳下一般。
她們唱起了禱詞,以一人唱,三人和為主體,絲竹皆為陪襯,唱奏并重。
其實這種祭祀蛇舞,最高規格是一人唱,眾人和,然而全程都這樣做是很難辦到的,所以最終便成了一人唱,三人和余者奏的形式,輪換著來,不然的話,對主唱的要求就太高了,幾乎不可能能辦到。
別看她們的動作都優美精巧,似乎難度都不大,但實際上那每一個看似簡單微小的動作,都是在考驗的當事人的肌肉控制力,需要調動全身的肌肉與骨骼,看似柔美,實則每一個動作都充滿著難言的力量感和對身體的掌控力,絕非普通的圖騰戰士和巫能做得出來的。
更別提,她們還根本就沒有用出超凡能力,靠的僅僅是身體素質,這種情況下有些非人的動作做出來對體力的消耗是很大的,尤其是女陰尚武,這種事根本是沒法劃水作弊的,因為每一個人都是能分辨得出她們的水平高低的,若是用出了超凡力量,那更是猶如黑暗中的燭火一樣閃耀,必然是會遭到鄙夷嘲笑的。
因此,每一次祭舞上臺的人,其實本身平常便是極為優秀的人才,因為普通的圖騰戰士跟巫根本無法做到她們能展現出的某些動作。
尤其是有時她們會踮腳站在鼓釘上,其余皆懸空,與地面的接觸僅僅依靠鼓釘與足尖的碰撞,這種反人類的動作是完全突破了人體極限的,不僅僅只是核心收緊那么簡單,就算是真的蛇過來了,絕大多數都未必能做出同樣的動作來。
女陰崇拜力量與柔美,這兩點在她們的祭舞中就表現得淋漓盡致,以鼓作為主要伴奏更是因為如此,因為在最初之時,鼓因為其聲激越雄壯而傳聲遠,一直都是出現在戰場上做助威用,之后才漸漸被運用到了別的場合。
而她們的每一次舞動,都會伴隨著腳下鼓聲的響起,聽起來極其震撼,非是風漪曾經在舞臺上看到的很多古典舞那種美人舞如蓮花旋的婀娜,而是美人舞若金戈響的鏗鏘。
這是一種古樸的、奇麗的、雄渾的、帶著黃土赤血和兵戈相撞時發出的驕傲響聲的祭舞,讓人幾乎分不清是舞,還是武。
她們的動作很慢,莊嚴肅穆,每一個動作都很嚴肅慎重,是祭舞獨有的古樸脫俗,結束時,她們將雙手手臂交握于胸前,朝著風漪的方向彎腰、低頭。
王旗自祭臺升起,所有人都面對著坐在王座上的風漪,隨著臺上跳祭舞的人一起,都本能的左腳向前邁出,隨后單膝跪伏而下。
萬蛇嘶鳴,眾人齊道
“恭迎大王”
蛇王座轟然散開,風漪站起來,腳下踩著的巨大蛇頭微微昂首,自臺階而下來到祭臺中間的鼓面前。與其余人的小鼓不同,這是一面大鼓,那種高足到人腰腹,極其龐大的鼓。
蛇頭微微伏下,讓風漪如履平地般的站上鼓面。
這種鼓體積龐大,要想讓足珠與鼓釘劃上一圈,自然是不能像巫祝她們樣伸腳一劃就能做到的,而是得她站在鼓釘上,宛如滑翔一般,以一種優美的姿態,自其上轉上一圈。
做這個動作時,她身上的肌肉都難免繃緊,腿部呈現出極其順暢有力的肌肉線條,正常站立時平坦的小腹,在此時也被勾勒出了力量感十足的線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