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絕大多數人眼里,奴隸都是算不得人的,就像韭菜一樣,割了一茬又一茬,沒有人會在意她們的死活。
這有曾經的歷史遺留問題,也有人血饅頭確實好吃的原因在。
其實在很久之前,人族是沒有奴隸這個說法的,硬要說的話,當時整個人族都算得上別的強大種族的奴隸,她們生下的孩子可能成為別人的口糧,她們自己可能成為供對方玩樂的工具,生死皆在對方一念之間。
但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于是人族祖先崛起了,然而在這個過程當中,自然也少不了不認為人族最后能取得成功,而選擇投敵,甚至為了自己在對面能活得更好,還主動把她們給出賣的了。
當時人族繁衍的人口并不多,理論上來說,每一個人都值得拉攏,不過在那個時代崛起并被奉為首領的人族,本身是不缺魄力與狠絕的,加之也怕其他人也因此心思浮動,這才有了奴隸的誕生,以他們的代價來警告眾人背叛的代價。
而到了如今,奴隸漸漸發展,早已跟當初有了本質的差別,唯一相同的就是幾乎所有人都沒把奴隸當人看,甚至一個勢力的最高統治者,往往還是這個地方最大的奴隸主。
就拿女陰來說,她們的運轉,一是百姓的賦稅地租,二來就是奴隸們的勞動產出。
女陰的奴隸,其實是不少的,哪怕她們力氣小,但很多地方都用得上她們,比如礦場,比如鹽井,再比如國有的糧田。
絕大多數的奴隸的勞動成果都會進入王宮府庫,再由王宮給予她們過冬的糧食,而女陰甚至還專門圈定了一個奴隸圈,由她們負責每年的生產,以此來保證奴隸的源源不斷。
當然了,雖然女陰只有女奴隸,但她們并不跟女陰人一樣靠自我繁殖的,女陰也是在一些山洞、礦山之類的地方養著男奴隸的,他們就是種豬,負責播種,直到哪一天他們失去了這個能力,就會被就近丟去一個地方勞作,直至死亡。
而女陰的另一個奴隸來源,便是部落,這是屬于他們額外的上貢,理論上來說,是不會影響女陰對他們的態度的,但也只是理論上,哪個獻的奴隸多,自然是能得到些好處了,這也導致了部落間的爭端從未停止過,畢竟哪有那么多的奴隸,而他們如果想有,那就只能制造戰爭了。
女陰的奴隸所種出的大量糧食,也會轉而賣給蠻夷部落,以此來維持收支平衡,但這樣一來,奴隸們過冬的口糧自然就吃緊了。
畢竟看女陰這種情況,想也知道奴隸肯定不少,尤其是很多危險但又單調重復的勞動,女陰是舍不得自己的子民的,但奴隸,死多少她們都是不會心疼的,所以到了現在,每年冬天都依然還會有很多奴隸被活活餓死。
女陰是不把她們的死亡人數當回事的,死了就死了,來年在買就是了,而奴隸過冬所需要的物資卻能買兩個奴隸,誰都清楚怎么做才更合算。
這自然是在活生生的吃人,然而在這個時代所有人都在這么做,自然也就無人覺得不對,甚至身為一個成熟的產業鏈,某些勢力還直接轉型成了奴隸王城,雖然真正的國君并不承認這種完全由一個奴隸主和各種奴隸組成的王國,但奴隸王城卻是客觀存在的。
當所有人都不覺得這樣的事是錯的時,那包括奴隸本身,都是會覺得自己的死活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
甚至,女陰的奴隸已經屬于過得很不錯的了。
沒錯,這聽起來很魔幻,但事實就是如此,女陰人不會拿奴隸去玩什么無聊的殺人游戲,雖然不在意她們的死活,但也不至于隨意打殺,甚至,如果她們闖過了萬蛇陣,那讓她們重新做人也不是不可能。
奴隸和人,在所有人眼里就是兩種生命。
所以在風漪問名單上為什么沒有統計奴隸的人數時,蛇占是真的很震驚,震驚于風漪竟然會把奴隸當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