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積分也代表著為女陰做的貢獻,這個貢獻是能查詢的,只要有居民編號便可進行查詢,這樣一來,看到對方為女陰所做的貢獻,那這個人加入女陰所受到的排斥也會小上一些。
外來者以積分入戶,達到資格的人才能申請,一些重要部門也會設定積分門檻。
不過積分獲取的門檻同樣也很高,按時繳稅每年會獲得一點積分,這是普通人的獲取方式,嗯,目前就這一種穩定的獲取方式,只要肯堅持,基本幾代下來也能在女陰安居樂業。
額外的積分獲取方式則多了,發明創造、對敵有功、發現間諜、舉報不法分子,至于平常干的工作,那是她們保證自己生存而必須得做的,自然就沒必要加積分了,對高層來說自然也是如此,不過她們獲取積分的渠道可比普通人多多了,別的不說,就比如鳳魚,研究出馭鬼法,便是大功一件,不給積分都說不過去。
但對普通人來說,想額外獲取積分的難度就大得多了。
不過風漪也給了她們額外的獲取積分途徑,那就是生育,對外來者來說,四個女嬰正常成年可得一積分,若其中有巫加五分,女陰內部則是兩個便能得一積分,且只要是女陰人,一出生便能有女陰戶口,不必還得賺取積分才能入戶,孩子以后無論是巫還是圖騰戰士亦或者是武者,都能得到加分。
所以對奴隸來說,她們想更快的獲取積分,擁有房子、田地,就只能靠生育了,風漪覺得,就算奴隸的資質真的特別差,以人口來堆,也總能出那么幾個變異的吧
而讓女奴隸帶男人出來,那就更是一條毒計了,因為男人能被帶出來,就是為了生育這一條,他們只能求著別人給帶出來,享受不到好處還得累死累活,畢竟他們目前來說,可沒有生育這一條捷徑。
而奴隸想要先自由,只能先跟女陰賒賬,先給自己贖身,這種情況下再養一個男人,那就只能共夫了。
在古代,有過這樣一段話嫁妻賣子,法不能禁,義不能止,意思很明顯,妻子和孩子買賣哪怕有法律限制也是禁止不了的,道義上更是阻止不了。
古代窮人養不活一家子時,就會將能生育的妻子賣給別人,等她生下孩子后再回來,而那個孩子,便是買家的了,且因為孩子是勞動力的緣故,越窮越生,養到一定年齡也會將其賣掉,畢竟哪怕是古代,娶妻也是需要一定的本錢的,多得是單身漢,而孩子卻比妻要便宜得多,因為孩子有夭折的可能,養大也需要時間和金錢。
所以,如果男人想出來,就只能以讓女人懷孕為代價來做交易,但當一個人已經成為一種商品,只有一種價值時,他的地位又能有多高
這種潛移默化的改變,男人的地位自然而然就低了,等之后男子國加入進來,男人因為能懷孕地位才能得到提升,但這樣一來,以后懷孕、生女、照顧家庭這些活就都能扔給對方了,且當他們將這一切視為理所當然時,連自己都不會覺得這是種貢獻了,到時,地位還是比不上女人的,只能說比不能懷孕的男人地位要高罷了。
剝削無論在哪里都是必然會存在的,風漪能做的,只是盡量讓吃到性別福利的變成女人而已。
當然,風漪知道這只是自己一廂情愿的想法罷了,事實上,在殿上朝議時,已經有很多人反對了,她們不覺得積分制度有什么不好,但她們反對男人加入女陰,哪怕風漪重塑的歷史她們是相信的,但一個跟她們外部特征完全不同的同類,是很難讓她們不排斥的。
更別提,她們不需要像外人那樣需要男人才能懷孕。
風漪也沒想讓她們擁有什么男女結合才是正道的思想,女陰結婚一直都是強強結合,她們看不上男人的,因此風漪也說了,這是針對下層,為了解放勞動力所致,畢竟,讓一個女人天天呆在家干活,實在是太浪費了,女陰需要更多的戰士,更多的人才。
不過,一些重要崗位,以后也仍然只要純血女陰人才能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