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漪又想到了自己前世的傳說,在前世,很多土地、城隍和山神,都是附近的百姓去冊封的,身前他們或許是什么將軍、老師,亦或者單純就是對附近做過什么貢獻的英雄,人們為了紀念對方,就會給對方塑金身,讓對方成神。
這種靈神在國內多如牛毛,細數起來根本數也數不清。
而圖騰,給風漪的感覺就有些像前世這樣被冊封出來的神靈。
風漪接著看下去,發現了這個問題后,巫便沒有將圖騰戰士后續的法門發下去,因為她們覺得這很危險,而且,在那之后,確實有一部分人死后,靈魂不是去往的未知的地方,而是去了圖騰。
但那并不是去了神國享福,而是被圖騰吃了。
是的,就是吃了,因為圖騰自誕生起,就是沒有靈的,而與它們某種意義上系出同源的人,自然就是滋生它們靈性的補品,或許它們并不懂該怎么做,但本能卻會告訴它們該怎么做。
想讓人幫忙自然是得付出代價的,這一點自然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哪怕圖騰是被她們一手締造出來的,但圖騰出現后,就是獨立的個體的,所以如果僅僅只是如此的話,并沒有人會在意,畢竟,圖騰越強大,圖騰戰士也會變得強大。
可問題是,一些圖騰,它叛逃了,它不想好好去當什么人族的守護神了,并不想去庇護什么。
但對巫來說,一個創造出來就是為了保護人的東西,當它不聽話時,除了毀滅它,換個更聽話的,也就沒有別的可能了。
然而在這個過程當中,一些巫,又生出了別的想法來。
這里的壁畫風漪沒看懂,大概就是一群巫聚集在一起開會,一起占卜了什么,密謀著什么,最后達成了共識,于是,一些羈絆更深的巫回到了自己的族群,教導著后人,另一部分則組建成了巫咸國,在齊心協力的做著一件大事,而在這個大事之下,一些人被指派的任務,便是尋找人靈。
壁畫到這里戛然而止,仍然沒有說出她們的目的,風漪只能看出,圖騰似乎也在靈所呆的地方,所以她們將巫咸國給搬了過來鎮壓此處,堵住了那個地方與人間唯一的道路,以方便殺叛徒,或是重新讓其為自己所用。
但風漪不相信她們大費周章就是為了這件事,畢竟,圖騰是她們創造的,而且問題又發現得那樣早,再怎么事情也不可能嚴重到她們處理不了。
巫在成長起來前,走錯的路多如牛毛,如果真的問題很嚴重,那現在大荒就該仍是巫的天地,而沒有圖騰戰士的存在了。
所以,她們謀劃的應該還是別的什么。
還有這個稱呼,酆都,這真的是巧合嗎
風漪覺得,只要智商正常的人,大概都是不會相信的。
她重新回到門前,巨大的城門是處于合攏狀態的,風漪把手放在城門上,有點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