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漪沒有試圖出去,雖然她不清楚外面有什么,但很明顯跟安全搭不上邊,既然如此,自然沒必要出去冒險,因此便直接走了下去。
地上鋪著一塊塊方磚,道路旁有著還未倒塌的各色建筑,古樸而富有韻律,一眼看過去很和諧。
古時的建筑皆是如此,造型皆簡單大方,暗合自然之韻,任何一樣東西一眼看過去都會不由生出種順眼的感覺來,哪怕這里的環境如此的陰森,單單只是看著這些建筑,都能讓人堅持得更久一些。
風漪慢慢走著,空曠的街道上只有她走路發出的聲音,傳得很遠,讓人不由生出一種全世界都只剩下她一人的孤獨感。風漪打量著四周,推測自己所呆的地方大概是什么商業街,因為房子看上去并不是適合居住的樣子。
走了沒多久,風漪看到了一條河,腥臭無比,其水皆血,能看到的只有其中隱隱約約存在著的碎骨,看似風平浪盡,卻給人一種水下隱藏著極大危機的感覺。
風漪隱約記得,古時很多巫都善咒殺之法,因為肉身比不上妖獸,所以大多巫都喜歡呆在遠處,然后以妖獸身上的毛發、血肉之類的詛咒、削弱對方。
這種法子現在大荒已經不常用了,沒有誰會不喜歡親自動手,不喜歡力量與力量的碰撞,所以她們開始在自己身上銘刻巫文,曾經讓妖獸聞風喪膽的咒殺之法自然也漸漸沉寂。
不過在曾將,很多勢力內部都會有一個血池,巫們會利用敵人的怨恨和血肉來對付自己的敵人,當真是連死了都不放過壓榨出敵人身上的一點價值。
這條河,大約擔任的就是這樣的作用,畢竟一個由巫組成的國度,別的勢力只能匯聚出一個血池,而巫咸國內卻匯聚出了一條血河,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事。
風漪看得有點眼熱,很想把這一切薅走,但最終她還是克制住了這種沖動,畢竟這不是自己的地盤。
血河上有三座石橋,并非并列,而是略有差異,從右到左依次變矮,側面看就像是三座堆疊在一起的橋,但平視卻能看出三座橋差異很大。
居中的橋最寬,而左右兩端的橋則比較窄,只能夠供一人通行。
風漪又不由想起了前世的傳說,因為前世在酆都中,是有奈何橋的,而橋下的河,被稱為血河。
傳說當中,奈何橋也分三層,善魂可以安全的從上層走過,善惡兼半則是中,惡人則只能去下層的橋,絕大多數都會被血河里存在的鬼攔住或是被波濤淹沒亦或者被銅蛇鐵狗狂咬。
血河的存在是事出有因,只是其它勢力都只能弄出血池而無法弄出血河而已,但上面的三座橋,再加上城門口的名字,就著實很難不讓人多想了。
風漪沉吟了一下,然后毫不猶豫地走上了最上層的橋,倒不是她認為自己是個善人,而是她選擇直接將這似是而非的一切都當成了巧合,直接按照當時祖巫的思維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