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老弱病殘就這么被折騰死了,剩下的,被磨掉了心氣,方便的就是他們了。
這樣的做法殘忍又無恥,可戰爭不是過家家,卻需要考慮戰后的一系列問題,在俠古眼里,站在他們的立場,這種做法才能利益最大化。
一場戰爭,北地失陷,百姓流離失所,真正受影響的是高層,而受苦受難的卻一直都是百姓,就算日后這里恢復了秩序,很多人也不會再是“人”,畢竟地就這么大,他們還得騰出者給自己人住,而這些占了地的,自然就礙眼起來了。
在俠古眼里,這些也都無所謂,誰還不是苦過來的,對這些人來說,無非就是日子難過一些,熬過去了就好了,總比掉腦袋的強,可他們鰕姑卻不能掉隊,盡力打出去,打響了名聲,打贏了利益,只有這樣,面子里子都有了,他們才能真正融入進去。
畢竟,女陰習慣了她們原本的生活,可以接納外人住進來,卻不會真的瞧上他們,而有求于人的只有他們,他們清楚,只要慢慢來,一代一代下去,不分彼此只是時間的問題。
可問題是,他們缺的就是時間,確切的說,他們這一代缺的就是時間。
俠古的年齡已經不小了,無論男女,最佳的生育年齡也就那么幾年,底層戰士以為女陰出手是因為奇肱的挑釁,高層卻清楚,這只是一個借口。
其實,哪怕沒有這次的事,鰕姑也會想辦法挑起一次戰爭,原因很簡單,他們已經摸透了女陰大部分圖騰戰士的性子。
溫柔、大度、體貼連生孩子這些在她們眼里都只是附加項,她們的伴侶往往都是門當戶對,互相扶持的。
而她們看得上眼的,是血性,是力量,是互相之間交談能不牛頭對馬嘴的。
因此,磨拳擦掌的鰕姑人,立馬就知道該如何改變策略了。
在女陰,所謂門當戶對,不過就是能彼此打得有來有往,再不濟,也得是能彼此欣賞的。
女陰人瞧不上鰕姑戰士目前所展現出的優點,因為雙方從小被塑造出的思維就不一樣,鰕姑是“不惹事”,女陰卻是“不怕事”,所以現在,他們得想辦法去讓自己步調一致。
在他們看來,風漪已經暗示得很明顯了。
或許這里面有夾雜了一些私心,但在鰕姑看來,還是利大于弊的,至于死人
只要能生,這點人口損失總能補回來的,反正他們鰕姑也沒人想生一個就不生了,兩個三個不嫌少,七個八個不嫌多,努努力人口基數立馬就能重新追上去,沒什么大不了的。
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