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種運過來,后面的事就簡單多了。徐淵找來郭同知,向他詢問各地的百姓人數,趕緊把種子分發下去。
郭懷瑾見府衙里那一車車的糧種心情復雜。昨天晚上他還在為種子的事發愁,誰成想今天一早就解決了。
聽說他還處置了玉樓縣的縣令,那人郭懷瑾見過好幾次,王儉沒走的時候,逢年過節這人都要過來送禮,也給郭懷瑾送過一次禮,一尺見方的匣子里,裝了六塊小兒巴掌大的金月餅,直接被他拒絕了。
“徐大人”郭同知一進來便拱手行禮,一改之前的冷漠。
“郭同知快請坐。”
“大人先坐。”
徐淵不再同他客氣“糧種送來了,本官正發愁怎么往下分發出去,這各縣受災情況不一樣,要用的種子數量也不一樣,指著那些縣令嘴里沒一句實話。”
郭懷瑾起身道“咱們中州大縣一共有七個,小縣十一個,受災的是北邊六個縣和南邊兩個縣,一個縣平均五萬人左右,共計四十萬人。其中最嚴重的是清河縣,因為離著黃河決堤處最近。百姓沒有反應的時間,連縣令都被大水沖跑了,恐怕縣里也沒有多少幸存者,大概用不了多少糧種了”
徐淵擺擺手“坐下說,運來的這些糧種可夠用”
“夠了只要撐過了今年,百姓的日子就會慢慢好過起來。”別小看了這些窮苦的老百姓,千百年來經受了各種苦難,只要災難打不倒他們,很快就可以恢復過來
“還有一件事要麻煩你。”
郭懷瑾又站了起來“大人請說”
徐淵看著他撲哧一笑,這小老頭比第一次見的時候順眼多了。
郭懷瑾愣了一下,坐回到椅子上。
“是這樣的,我打算過些日子去各縣轉轉,光聽他們說不行,我得親自去看看縣里的情況。這段時間要麻煩你幫忙主事了。”王儉被貶后這幾個月一直都是由郭同知代為掌印,他比較有經驗。
“下官遵命”郭懷瑾在心里感嘆,自己竟然看走了眼。
能這么快解決春耕,又不被錢財迷眼。這新來的小知府雖然年紀輕,但只要能給百姓辦實事,多大年紀又有什么關系王儉歲數倒是夠大,他才懶得去縣里打探民生呢
“那就先這樣,糧種的事就拜托郭同知了。”
“下官一定把這件事辦妥”郭懷瑾腳步匆匆的往外走,迎面跟劉齡之撞個正著。
劉齡之見他精神抖擻腳步輕快的模樣有些疑惑“阿淵,你給他吃了什么仙丹妙藥了怎么跟換了個人似的。”前幾日來的時候,郭同知可不是這幅模樣的。
“哈哈哈哈哈,我能有什么仙丹,他見這滿院的糧種就變成了這樣,這郭同知倒是個有意思的人。”
徐淵這幾天查了一下他的履歷,他是天盛九年的進士,當時補缺到了工部,后來從工部調任到中州府任同知,一當就是二十多年。大概對這片土地有了感情,看到百姓遭難自己也跟著著急。
“我把建忠他們安排妥了。”劉齡之坐到剛剛郭懷瑾做的位置,自己給自己倒了杯茶。
徐淵感嘆“這一路辛苦他了,原以為至少要三月中旬才能把種子送過來。”
“你不是想要出去轉轉嗎,咱們正好可以跟著送糧種的車一起去。”
徐淵點點頭“我也是這么想的,我先把這些日子堆積的公務處理完咱們就走。”
茍建忠一覺睡到傍晚,起來趕緊梳洗一番去了府衙。
徐淵早就準備好了一桌飯菜給他接風。
“我來遲了。”茍建忠帶著兩個隨行的副手。
“不遲,我剛忙完公事,你來早了還得等一會。”徐淵擁著他進了花廳。見他進來劉齡之站起來朝他點頭示意。
徐淵幫忙介紹“這是我哥劉齡之,請朝大夫武散官。”
劉齡之朝他拱拱手,兩人官別同級,不過武官要比文官低半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