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年時間中州在徐淵的治理下,百姓安居樂業,去年稅收稅額居然是北方四州里最高的中州土地肥沃,不虧為大盛糧倉的美譽
黃河沿岸的大堤也修的差不多了,這條大堤長達一千五百米,高三米,都是百姓們用石頭一點點堆積起來,后世被稱為徐公堤,為中州擋住了四五次巨大洪災。
八月朝廷送來的調令,徐淵三年考核評為上上被調回京都,任命從三品太常寺卿。
這一年徐淵年二十八歲,是盛朝最年輕的九卿之一。
奉命來中州接任他的人居然還是熟人,正是當年同榜的狀元秦書塵。
兩人乍一見面都沒認出彼此,秦書塵胖了一圈,大腹便便,看起來年歲長了不少。而徐淵這幾年蓄了胡須,在中州各地來回奔波曬的又黑又瘦,哪還有當年探花郎的風姿。
“溫柏,這幾年辛苦了。”
徐淵打趣道“還好,倒是你看得出在京都過的頗為順心啊。”
秦書塵擺擺手道“嗐,你莫要取笑我了,我這身材隨了我爹,年紀一大就發胖,實在控制不住。”
兩人相攜進了府衙,這中州府過去是個燙手的山芋,誰都不愛來。如今被徐淵治理的成了香餑餑,各個官員爭搶著來,秦書塵還是走了后門才調過來的。
小廝給兩人斟了茶,徐淵道“你這次是自己來的,沒帶上家人”
秦書塵顯擺道“兒女們都成家了,去年剛得了小孫孫,別人帶你嫂子不放心,我便自己一個人來上任,等孩子們大一些再過來。”秦書塵比徐淵大六歲,今年剛三十四歲,沒想到都當了爺爺
徐淵眼饞的夠嗆“還是你命好哇。”
兩人聊起京都的事情,同榜的溫良恩這幾年仕途頗為不順,從吏部調到工部,幾乎游離在了權勢的邊緣。
他娘子最后由承恩侯出面保了下來,兩人合離后,溫良恩續娶了鴻臚寺少卿家的老姑娘,日子過得平平淡淡。
說完兩人唏噓的嘆了口氣,沒想到當初同榜里,升的最快的竟然是毫無背景的寒門學子徐淵。他凌遲這種人死不足惜
然后是蕭全,玩忽職守,臨陣逃脫,雖然沒造成傷亡但徐淵還是革了他的職,重打五十大板。
蕭全不服,扯著脖子拿自己祖父的名頭嚇唬徐淵。
徐淵冷笑“蕭老將軍要是知道家里出了這么個貪生怕死臨陣脫逃的孫子,估計氣的能把你溺死在糞坑里”
負責行刑的人恰好是李副官的手下,平日蕭全總欺壓他們,如今新仇加舊恨差點沒把他打死。
中州流寇一案算是徹底告終。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一眨眼便是三年后。
這三年時間中州在徐淵的治理下,百姓安居樂業,去年稅收稅額居然是北方四州里最高的中州土地肥沃,不虧為大盛糧倉的美譽
黃河沿岸的大堤也修的差不多了,這條大堤長達一千五百米,高三米,都是百姓們用石頭一點點堆積起來,后世被稱為徐公堤,為中州擋住了四五次巨大洪災。
八月朝廷送來的調令,徐淵三年考核評為上上被調回京都,任命從三品太常寺卿。
這一年徐淵年二十八歲,是盛朝最年輕的九卿之一。
奉命來中州接任他的人居然還是熟人,正是當年同榜的狀元秦書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