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太常寺卿家嫁女兒。”
“好家伙,他家底夠殷實的,比前陣子承恩侯家強多了。”
旁邊人不解道“大哥,你咋看出來的”
“你看后邊抬嫁妝的小廝,累的滿頭大汗抬杠都壓彎了,里面肯定裝的滿滿登登。承恩侯家姑娘出嫁那日,后面的小廝就差沒抬著箱子跑起來了。”
“哦,原來如此。”
住在京都的老百姓一個個眼睛尖的很,打眼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
“不知道騎馬的那個小郎君是誰家兒郎,瞅著有些面生。”
這回見多識廣的大哥也難住了,京都還真沒聽說過這號人物。
劉府里徐淵、劉齡之還有劉家老夫婦早就在正堂等著了。
今日劉齡之和徐淵也都穿了身紅色的長袍,兩人站在一起說不上來的般配
回京養了半年,徐淵的臉也白了過來,看著又恢復到之前的模樣。這身紅衣襯得他膚白貌美,拉到飾品鋪子里又能賣爆同款。
劉翠花老來俏,今日穿了身紅色繡著金花的對襟長襖,頭上還戴了朵纏花,劉老漢也穿的莊重,湛藍色的錦緞儒袍,戴著儒帽頗有老太爺的架勢。
老爺子換上這衣服的時候還道“等我死了,壽衣就照這樣的做。”把劉翠花氣的夠嗆,擰了他好幾把。
“來了來了小姐的轎子回來了”長祿高興的從外面跑進來。
鞭炮聲震耳欲聾,劉翠花激動的站起來,徐淵連忙在旁邊扶住她,一家人翹首以盼。
劉青身上掛著紅花,牽著劉婉小心翼翼的跨過火盆走進了正堂。
陳四海是主婚人,扯著嗓子吆喝道“珠簾繡幕藹祥煙,合巹嘉盟締百年,新人拜天地”
“一拜天地”
劉青拉住劉婉的手轉向門口,兩人跪地磕頭。
“二拜高堂”
劉翠花眼里含著眼淚受了兩個孩子這一拜。她這輩子生養了四個孩子,卻一個都沒見到他們成家。如今終于盼到小丫成親,心里的那股喜悅是常人無法體會的。
劉老漢怕她太激動,拿胳膊捅捅她道“行了,丫頭又不是嫁出去,以后天天能看見。”要不說老爺子澆涼水有一手,翠花嬸子瞬間平靜下來,好像老頭子說的也沒錯。
“夫妻對拜”兩個小年輕害羞又激動的轉過身,對著彼此拜了拜,一雙新人喜結連理。
孩子們歡呼著跟著新娘子一起去了后院鬧洞房,劉青紅著臉跑到兩位老丈人面前道“二位父親,請您二老放心,我定會一心一意,好好珍重婉兒。”
徐淵含笑著點點頭,劉齡之道“快去掀蓋頭吧,別讓人等急了。”
“哎”傻小子慌慌張張的朝新房跑去。
徐淵負責去招待同僚官員,劉齡之則去安排鏢局里的親朋好友。家里沒有年輕的女眷,劉翠花年紀又大了。沈夫人和杜若眉主動過來幫忙照看來參加宴席的夫人們。
今天來的人可真是不少,除了戶部的官員,太常寺的官員也全都到了。畢竟是上司家辦喜事,這時候都不來,那豈不是不懂人情世故。
附近的鄰居接到請柬也都來參加宴席,幸好府里夠寬敞,擺了六十多桌酒席好懸都沒夠用,柴新急忙叫人去添東西,臨時趕制出五桌備著以防萬一。
吃飯時有人詢問“這新郎怎么瞅著面生啊是誰家的公子,倒插門進來的”
旁邊人小聲道“聽說是劉家的侄子,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好多人都不知道劉婉不是徐淵的親生女兒,只當是尋常的親事。
偏偏有那喜歡挑事,一個留著三羊胡子人的道“這個劉青我認識,前幾年在京都府念書跟我兒子是同窗,聽說去年連舉人都沒考中。”
這人姓李是附近的鄰居,在光祿寺任五品少卿。
“哇”人們有些驚訝,不明白徐淵為何要把女兒許配給這樣的人。
“要我說到底是小門小戶,只守著自己這一畝三分地,舍不得把閨女嫁給外人怕人貪了嫁妝去,一個秀才能有什么出息”
這話說得就不中聽了,大喜的日子在人家里說這種話不是找不自在么。旁邊人沒跟著應茬,自發的遠離他。
李少卿還不服氣,自己家兒子去年已經考中舉人,等過幾日貢試結束,定會金榜題名一舉考中狀元讓你們狗眼看人低
劉婉被扶著回到后院的喜房,他們的婚房就設在原來的地方。直接把劉婉之前住的小院子重新裝了一下,三間正房加兩間偏房,小兩口住著倒也夠寬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