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個鋪子就掛上了招晃,紅底黑字的劉家肉鋪迎風飄揚,鋪子里面也收拾妥當了,添置了幾個案板,都是自己做的沒花多少錢。
劉老漢把牛車靠邊停下,打開鋪子大門,把新宰的豬肉搬到前頭的案板上,劉翠花手腳麻利的開始分割。
徐淵則把提前買好的爆竹掛在鋪子旁邊桿子上。數著時辰差不多了,點燃爆竹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震天響。
張秀才把小丫抱在懷里捂著耳朵,一家人滿臉洋溢著喜悅。
買賣一開張很快就有客人過來詢問,最先來的就是隔壁賣菜的老板娘。
“這豬肉多少錢一斤啊”
劉翠花趕緊上前去招待“十八文一斤,今個開張買一斤豬肉還送豬下水”
“那感情好,給我割一斤肥瘦”
“好嘞”
劉老漢割肉是一絕,一刀下去保準高高的一斤整都是這些年賣肉練出來的。
劉翠花又撿了一根豬大腸,一塊豬肝一起綁好遞給她。
菜店老板娘拎著肉瞧了瞧“你家這肉可不賴,看著就新鮮”
劉翠花笑道“好吃下次再來”
送走隔壁鄰居,又有幾個路人過來買肉,雖說買的都不多但買賣好歹是做起來了。
府城的客流大,快到中午時鋪子忙了起來。大概聽說新開張送豬下水,附近不少住戶都過來薅羊毛。
畢竟還是窮人多,那豬下水好歹也算是葷腥,平日很少有人舍得花錢買。如今買肉免費送,老百姓本著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心理,紛紛過來搶購。
劉翠花和劉老漢忙的腳打后腦勺,送走一波又來一波,最后豬下水都送完了,又剃了幾根大骨頭接著送,一上午就賣出去一整頭豬
劉老漢看著漸漸裝滿的錢匣笑的見牙不見眼,之前的擔憂一掃而光,照這么經營下去,在府城賺的錢可比鎮上多多了
一頭豬按八十斤算,一斤賺八文錢,八十斤便是六百多文。一日要是能賣上兩頭豬那便是凈賺一兩銀子,一個月算下來就是三十兩除去房租和雜七雜八的花銷,怎么也能攢下十兩銀子
要知道,以前在鎮上生意最好的時候一個月才能賺五六兩。
劉翠花兩口子忙的中午顧不上吃飯,張秀才和徐淵在旁邊幫不上什么忙,兩人帶著孩子先回了家。
徐淵蒸了鍋熱騰騰的饃饃拿草紙包好,又把切好的咸菜裝進小碗里,端著一起送了過去。夫妻倆抽空吃了口飯,馬上又開始賣第二頭豬。
這一天忙忙碌碌,下午天還沒黑兩頭豬就賣完了。
回去的時候劉翠花坐在車上捶著肩膀,臉上掛著滿足的微笑“老頭子,你看咱這肉鋪怎么樣”
劉老漢美滋滋的甩著鞭子“好”
劉靈芝一行人已經走到宿州,從宿州再往前走就得坐船了。
他們坐的船是方頭平底的沙船,這種船吃水淺不怕擱淺,在風浪中也安全。船寬穩大,阻力小速度快。以前多用在沿海一帶作戰船,如今普及到內陸,這幾年漕運幾乎都換成了這種船。
船艙分為上下兩層,護送的官家小姐自然是住在上面那層,他們一行四個鏢師則住在下面的雜間里。
官家小姐比尋常人家的姑娘更嬌貴,從上船開始便沒出來過,都是身邊的婆子丫鬟出來接送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