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自然沒那么無聊去找一個小孩子詢問家事,在殿上坐了一會便起身離開去后面休息了。不過徐淵這個名字卻給他留下些印象,先甭管這印象是好是壞,最起碼皇上知道有這么個人了。
皇上一走,大殿里的學子們不約而同的舒了口氣,有圣人在壓力實在太大了
殿試一共有兩個時辰,時間一到就有官宦過來收卷。
徐淵寫的有點多,洋洋灑灑寫了兩大頁草紙,還有一柱香時間要交卷時他還沒往正卷上謄寫。秋如喜溜達過來輕輕敲了敲他的桌子。
徐淵猛地抬頭,看看前面掉渣的香灰才反應過來,趕緊埋頭謄抄,幾乎是踩著交卷的時辰才把卷子謄寫完。
交完卷徐淵感激的看著那位上了年紀的內侍,要是沒有他提醒,自己恐怕要謄不完卷子了
交完試卷學子們還不能出宮,被帶到側殿等待出成績。
八名判卷官大致瀏覽一遍,看看沒有錯漏和卷面失儀的卷子。能考到貢士的學子,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名次變化不會太大,只取前二十名卷子呈給圣上看。由皇上決定出一甲和二甲第一名,剩下的人取一百人為進士,一百五十七人同進士。
側殿里沒有爐火,涼颼颼的,徐淵今天穿的略微單薄,春寒料峭,冷風透過門縫鉆進來吹得他直打冷顫。
二十張卷子被送到御書房,皇上一張張閱過,突然指著其中一張道“好言必有物,這才是辦實事的好苗子。”一看名字巧了不是,正是剛才在殿上說他閑話的徐家小子
“這孩子是誰的徒弟”
秋如喜答道“陳英的弟子。”
皇上嗐了一聲,用食指點著試卷“我就說不可能是無名之輩教出來的,倒是比他師父還強三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這個評價未免太高了,秋如喜低頭沒敢應。估摸著是徐淵寫的稅改戳到皇上的癢癢肉了,讓他愛不釋手。
待二十章卷子全部看完,名次也排了出來,徐淵的卷子赫然放在第一位。
皇上猶豫了一下,把他的卷子拿起來又看了看,放在了第三位,“就這樣吧,拿出去宣布成績。”
卷子被帶走后秋如喜才敢問“萬歲爺,您既然屬意那孩子,為何不讓他考中狀元”
天盛帝睨了他一眼,秋如喜連忙跪地道“老奴多嘴。”
當年秋如喜還在外殿打雜的時候,有一次不小心撞到當時伺候老太后的福公公,那老太監是個睚眥必報的爛心腸,當場就要把他拉出去杖責一百。
這一百廷杖打下去哪還有命在,秋如喜嚇得哭喊著跪地求饒。剛好陳英路過,隨口說了句話把他救了下來,這才有了如今的喜公公,秋如喜念著他的救命之恩想幫忙說說好話。
天盛帝雖不知道他心里的彎彎繞,但從他頻繁提到徐淵便知道,多半是在幫陳英說話。
“陳庭均是忠臣也是孤臣,這小子跟著他我放心。連中三元固然好聽,但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他們身后沒有世家做依靠,小小年紀出盡風頭未必就是好事。”
“皇上圣明”
“圣明不圣明你說的不算,要天下的百姓說才算,咳咳咳”皇上捂著嘴咳起來。
“皇上”秋如喜連忙匍匐過去。
皇上擺擺手道“無事,待會你去探花郎家報喜時,順便幫朕看看他夫人果真跟傳言所說,有拔山扛鼎之力”
秋如喜“”
殿試成績出來后,學子們被叫出偏殿,站在殿外等待宣讀名次。負責宣讀的人是二甲第一名,由閣門承接,傳于階下,衛士齊聲傳名高呼,謂之傳臚
今年的傳臚是青陽郡人士,說話聲音異常清亮,徐淵懷疑這傳臚是按聲音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