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槍以后,張韻稍取下通條清通了一下槍管,將黑火藥的殘渣倒出,然后再繼續。
此后一連數槍,都是未能擊穿鐵甲,而后換上皮甲,即便在八十步。也是可以將其擊穿的。
連續打了十槍,張韻輕觸了一下槍管,已經很燙手,但應還沒有達到影響裝藥。
不過照這樣的情況下去,最多也不能超過二十槍,就必須降溫,否則容易引起炸膛。
整體上來說,張韻還是比較滿意的。畢竟對于墨三他們,這樣的制作已經是夸時代的產物了。
口頭表揚了一番,而后又向整個墨家團隊進行了物質獎勵,這已經是張韻管用的手法了。
雖然錢財對于墨三他們來說用處不大,必進在這里不愁吃不愁穿,他們也很少主動與外人接觸。
回到了山洞,張韻做了一番總結性的論述:“從試槍結果來看,八十步已經算是極限了,但這還不夠!”
張韻說著,墨三點了點頭,這還不如墨有才改裝的神臂弩威力大!
可墨三卻不知道,被神臂弩擊中之后,只要不傷到要害,還是有存活的可能的,但是被鉛彈擊中,基本是必死無語。
鉛彈射入人體之后所帶來的“空腔效應”,能把五臟六腑攬得一團糟,瞬間就令人喪失戰斗能力。
古代的戰場,一名身披重甲的武將,身上插了幾支箭矢,卻能若無事的繼續指揮戰斗。弓箭的穿透力雖強,但對人體的傷害卻低。
可火槍射出的鉛彈卻不一樣,一點被擊中,基本就沒有可能在繼續戰斗了。
這樣比起來,哪個更劃算,一目了然!
而張韻心里更是清楚,拿破侖時代,各國士兵通常在彈藥袋六十發左右。每次戰斗平均射擊二十次。
即便是英軍手速驚人,平均每人能打六十發,可是命中率卻出奇的低,每四百多發發才造成一名敵軍傷亡。
從理論上說,這樣的數據確實讓人大跌眼鏡。當然了,有了望山的輔助,相信數據不會這么慘。
而近代歐洲的排隊槍斃法,也不是張韻想要的戰術,因為那不符合華夏的數千年的戰術思維。
“墨三,若是全力趕制,一支槍要用幾天?”張韻最后有些激動的問道。
聞言的墨三沉默了,他根本就說不出來具體時間,這把火槍已經制作了數月,這個問題真的好難。
“半月一支,我只能盡力而為!”最終在墨有才的鼓勵下,墨三咬了咬牙說了一個時限。
“半月一支?不成不成,大規模裝配的話太慢!”張韻有些不敢相信,低頭沉思了起來。
“這還是我,如果換做別人,恐怕時間更長!”墨三繼續解釋道,因為這件事真的太難做了。
“我靠!”張韻總算找到了問題所在,無奈的爆了一句粗口。
在當下,工匠的手藝是不外傳的,墨家之人也是如此。所以效率及其的底下,不過張韻已經有了解決的辦法。
“還記得我說過的流水線作業法嗎?”張韻故意問道。
“第一,槍床交給木匠,而他們并不知道此為何物,可以達到保密效果。
“第二,凡是有模具的全部交由普通的鐵匠制作。”
“第三,你們專心鑄造核心組件,如果可以使用模具,盡量使用模具。這樣一來,速度便會大大提高。”
張韻一口氣說了三條,墨三恍然大悟,蒸餾酒的產量提高,也是這樣做的。只要大家分工明確,速度必然提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