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第一次的急行軍訓練之后,張韻召集眾人開始總結經驗,畢竟訓練這事他也只是略懂皮毛。
腿部紅腫,血液淤積這種事幾乎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為此,張韻不得不下令全軍開始學習打綁腿,對于打綁腿的好處將士們在試用之后,便很快的喜歡上了。
基礎訓練漸漸的接近了尾聲,接下來騎兵和刀盾兵的訓練還好說,畢竟所有物資一應俱全,但是對于火槍營來說,張韻則有些頭大了。
“小郎君,火藥根本就不夠用!”這是墨三皺著眉頭也無法解決的事。
之前那一百人的訓練,幾乎已經耗盡了大半的庫存,眼下別說兩百人了,就是五十人也不能保證有充足的火藥進行訓練。
張韻也知道墨三的難處,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在于硝石!
作為黑火藥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在當下的大宋,產量少的可憐。
“要是能到倭島該多好?”皺著眉頭的張韻自言自語,而后突然靈光乍現。
張韻猛的一拍腦門,而后沖著門外大叫道:“徐平,去給老子請劉秉!”
大宋的海陸貿易發達,即便是廣南西路這里也不缺乏海商。張韻找劉秉的目的就在于,希望通過劉家的力量前往倭島采購硝石。
徐平沒有耽誤時間,劉秉來的也很快,但張韻終究是想法落空!
劉家的力量目前僅存在于靜江府的范圍,至于海運這塊,完全沒有門路。
所謂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張韻眼下便是如此!
即便是劉家擁有海運的能力,可也解決不了張韻的燃眉之急。
“巖洞熬硝?”猛然間,張韻想起了自己后世在網上看過的一篇帖子。
雖然他從來沒有見過,但是很多喜歡探洞的人都說見過硝坑。
眼下的靜江府內,由于地理特性,最不缺的就是巖洞了!
對于這種土辦法熬硝,張韻自己也沒有把握,也只能是死馬當作活馬醫了!
擺好了筆墨紙硯,張韻又開始寫寫畫畫,將他記憶中還有些印象的方法統統先寫出來。
巖洞熬硝,先是要在洞內挖坑,一般要很大的坑,視洞里面硝土的厚度很成色決定硝坑大小。
之所以要挖大坑,是因為一次熬硝要經歷很長的時間和大量的體力勞動,投入的多,自然希望一次熬硝產量大些。
坑挖好后,用工具將坑壁、坑底夯實,泥土必須夯得很緊密。
然后在硝坑的正下方挖一個蓄水的的小坑,小坑其實也不小,要像做飯的大鐵鍋那中。
而后在硝坑的底部鉆一個洞,將洞通到蓄水池中,鉆的洞不能大,否則,流出來硝水的濃度就會不高。
基本工作完成后,硝坑底部墊木頭,形成一個空間,然后是鋪上厚厚的一層稻草,把即將倒入坑中的硝土與坑底隔開,為了方便后面滲水。
接下來,就是挖硝土!
但挖硝土也是有講究的,硝土味道分為酸甜苦辣四種。
硝土入口辣的才是最好的,其次是苦味,再是甜和酸味。
挖硝土不能挖太深,淺淺的刨下去就夠,太深了,泥土里的硝含量少了!
土挖好后倒進準備好的坑里,和挖硝土一樣,倒硝土也一樣,不是隨便亂倒就可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