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產量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張韻又做起了甩手掌柜,與其說是為了發揮工匠的主觀能動性,倒不如說張韻本身只是略懂而已。
對于自己有多少斤兩,張韻心里十分的清楚,但他所提及的那些皮毛,在當下大宋的工匠眼中,已經是屬于一片新天地了。
至少在此之前,沒有人這樣設想過、也沒有人這樣去做!
算算時日,張韻來到廣南西路已經有一年的時間了。
當初與趙擴約定的五年內組建完成一支新軍的計劃,也已經步入了正軌。
剩下四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日前,張韻已經將目光投向了橫山寨。
作為張韻封官的理由之一,大宋與大理之間的戰馬貿易糾紛必須要有個結果。
否則,朝堂之上彈劾張韻的奏章不說每天一本了,每月有個十本八本的也不足為奇!
“此去橫山寨路途遙遠,大營必須有人留守!”說道這里,張韻環視了一圈自己的一眾下屬。
說是一眾,其實也就只有徐平、許俊、秦銘、墨有才四人。缺兵少將依舊是張韻眼前最大的困難。
此去橫山寨的目的,大家心中都清楚。
說白了就是去給大理國找茬的,誰讓他們在戰馬的貿易商他們坑了大宋這么多年。
更何況,橫山寨可是一個軍事重地,張韻身為廣南西路宣扶使,去時差自己的軍事重地也在情理之中。
只不過,此行帶多少兵馬卻成了眾人爭論的焦點!
“宣扶,大營我來守!”起身說話的乃是秦銘,守城這種事他再拿手不過了。
之前在張韻說話的時候,秦銘已經私下打量了其余三人的神色。
墨有才不用說,火槍營歸他統帥,他肯定是要去的。
而徐平那個大黑個,想來就不是一個安分的主兒,讓他留守大營就如同殺了他一般。
至于許俊,他的眼神沒有明顯的變化。
秦銘主動請纓,張韻也不好拒絕。
其實,他本就是打算安排秦銘鎮守大營。
“既如此,眾將聽令!”話鋒一轉,張韻開始下達將令。
“墨有才率領火槍營二百人及五十名精銳,許俊率領三百騎兵,徐平率領五百刀盾兵跟隨本江前往。”張韻一口氣說完,笑著看了看長嘆一口氣的徐平。
感覺到了張韻炙熱的目光,徐平笑著道:“宣扶,看我作甚,我不搞基!”
哈哈哈哈!
文言的眾人一陣大笑,張韻也是無奈的搖了搖頭,這個黑大個居然學到了自己不少的口頭禪。
“再敢胡言,信不信我閹了你!”張韻一邊說著一邊抬起右手做了個剪刀的手勢。
此番南下,張韻帶走了招募的全部新軍,目的有二。
其一,借此機會進行長途拉練,如果可以的話,讓這群新招募的士卒見見血。
其二,軍營空出之后,留守的秦銘將要再次招募一千人的士卒。無論選拔還是待遇,都和之前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