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家擺的滿滿的喜桌,還坐不下,府里原本的廚子自然忙不過來,去了佳膳樓請的廚子,來拜訪的客人排了老長的隊伍,都盼著見一面太子與太子妃。
程家大開府門,廣施恩德,送米送錢給百姓們。
整個上京都是張燈結彩的,比上元佳節還要熱鬧,太子大婚,舉國同慶,并非是程家與皇家的私事,而是所有百姓的喜事。
裴燼昨夜睡在東宮,也是一大早起身沐浴熏香換吉服,吉時一到便騎上高頭大馬出宮前往信國公府迎親。
程筠頂著九龍九鳳冠,脖頸微僵,不敢亂動,生怕把脖子給弄折了,裴燼到了信國公府門前,她被女官扶著起身,頭上頂著的冠,加上身上的婚服,少說有個幾十斤,她被壓的心口要喘不上氣來。
不過這樣的負擔何嘗不是幸福,旁人想求還求不來呢。
她由女官引路,踩著紅毯出門,原本尋常嫁女是要兄長背出門的,可她是太子妃,無需如此,在者她身上的鳳冠與婚服太重,怕是兄長也難背起她,還會弄亂發髻。
民間嫁娶與皇室嫁娶倒也有諸多不同,例如卻扇禮的團扇雖備下了,她卻用不著,作為太子妃,花車巡城,本就是想讓所有百姓瞧見她的面容,入宮后也并無卻扇這一禮。
程筠走出正門,一眼瞧見了裴燼,他向來愛穿玄色,從未見他穿過紅色的華服,別有一番滋味,怪不得大婚要著紅,這顏色襯的人氣色好三分。
程筠是裴燼扶著出門的,坐上花車后宮人又為她整理了曳地的婚服,她端坐花車之上,雍容典雅,猶如花神降臨。
裴燼騎馬開路,程筠的花車隨后,花車之后是太子及其太子妃的儀仗,最后是程筠的嫁妝。
她也不曉得有多少嫁妝,都是爹爹娘親籌備的,裴燼送來的聘禮,全數充作了嫁妝,又添了不少,一抬抬的紅色木箱跟在花車之后,花車繞了大半個上京,嫁妝尾巴還在府里,做到了真正的十里紅妝。
太子妃花車所過之地,鋪滿了紅毯,天空中飄灑著桃花花瓣,漫天飛舞,美好的似一場夢,即便是過年,也沒這樣隆重的。
裴燼令人準備了數不清的喜錢,少的三枚銅板,多個一枚碎銀子,隨花車扔撒,見者有份,以致于萬人空巷,都擁擠在街道上搶喜錢,百姓們喜氣洋洋,紛紛祝賀二位新人。
程筠面上帶著淺淺的笑容,可心里卻掀起了一陣波濤洶涌,她從未想過自個的出嫁能得到這樣多的祝福。
她遠遠的望著裴燼挺拔的背影,這一切,都是他給她的。
花車巡城一圈后從皇宮正門而入,程筠下了花車,與裴燼攜手邁上殿前白玉階,程筠穿著的婚服上的寶石在太陽下閃閃發光,幾乎將裴燼的風采盡數壓了下去,所有人的視線都落在了太子妃的身上。
歷代太子大婚,必定是太子更為突出,而在這場大婚中,太子妃卻比太子耀目許多,這是裴燼給他的皎皎獨一份的榮耀。
上了玉階,泰和帝與蘇皇后分坐上首,笑容滿面的叮囑了幾句,兩人跪聽旨意,程筠接旨后官員將屬于太子妃的金冊金印交到她的手上,往后她便是名副其實的大豫太子妃了。
金冊金印交給了身后的女官,裴燼扶起她,轉身面對百官朝拜。
“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太子妃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兩人十指相扣,在天地面前,許下一生一世一雙人的無言之諾。
作者有話要說本章掉落紅包。
注釋1“千金散去還復來”出自李白的將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