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現代的機械化大農場式的耕種,我們談談有小型農具輔助的人工耕作。5畝3畝能照顧好1畝,已經是村里牛逼的農夫了
這還是勤勞的中國農民
觀眾老爺們以為種地是件輕松的事以為一畝地是苦逼的身家
再次強調次,天真
舊社會,一畝三分地,就能養活一家三口兩條狗。民國時期闖關東,一個佃農租種46開的5分地,就能養活自己,如果55開還能討媳婦
這說明夠直觀了吧
除開分封給屬下和供養騎士的那些農田,巴羅夫家族自家的地有10000畝啊還少
可能有人要說了,我大天朝古代沒有良田萬畝好意思稱自己大地主
這里,我就不科普什么了,說多了都是淚,我這是奇幻魔法文,不是歷史文,有興趣的觀眾老爺可以進群,我們空了吹。
這里我就說一句,這里是艾澤拉斯,不是我大天朝。
然后我們再來看,1畝地我們算1個人耕種,艾澤拉斯的農夫都是耕地小能手。10000畝就需要10000人,再算上他的家庭,再算上其他的從業人員,基本符合奧特蘭克王國的人口設定。
如果改成英畝,那就變成了玄幻文里一個家族幾億人的操蛋設定了,作者君干不出這事。
第四點,領地開發問題。
在生產力不足的情況下,耕地反林的問題想當嚴重。沒有錯,觀眾老爺們沒有眼花,就是耕地反林。大自然,大森林在和人類爭奪生存空間。
為了生存,人類的聚落化幾乎成為必然的選擇,所以艾澤拉斯的開發程度其實很低。因為人口的限制,所以領主的領地里擁有大量的林地和荒地。
這么說吧,拿地球說事。放古代,農田返荒大約就是一年的事,現代的農藥什么用的多,植被破壞嚴重,時間稍微長點,也就是兩年不到的事。所以建議輪更,休種的觀眾老爺,沒有大規模機械耕種,這就是個笑話。至于丈量土地,那么多荒地等著開發,實際意義不大。
而領地的開發,還有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安全保衛,你需要投入精力,投入人手,突入金錢,存在個很嚴重的效益比問題。所以大貴族都更傾向于持續開發已有的土地,因為效益更大。只有想出人頭地的貴一代,騎二代才會選擇拓荒之路。
第五點,地理問題。有人拿簡介里的地理問題說事。
我也不開嘲諷模式,就說三個字經緯度。
有興趣的觀眾老爺進游戲或者百度地圖都可以,自己看吧,多說無益。在不規則的領土上作者君也只能用地標類的地方來劃分。這個都黑也是醉了,貴族領主之間的領地交叉現象很明顯,飛地什么的比比皆是,這個作者君沒有興趣爭論。
而且那位考據地理的讀者,你本身的回復就錯誤百出,有興趣的觀眾老爺可以去玩大家來找茬。
第五點,巴羅夫家族的地位問題。
巴羅夫家族的大本營是凱爾達隆郡,不是達隆郡
巴羅夫家族的大本營是凱爾達隆郡,不是達隆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