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
學生們對徐茫的身份相當震驚,他竟然是一位教授。
“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年輕的教授。”
“我也是。”
“能夠被邀嘉賓席上,估計這位年輕人很有水平。”
“話說他是誰啊?”
很多人對徐茫感到好奇,但都不知道他是誰。
很快,
這場學術大會正式開始,徐茫看到臺上一共坐著五個人,但是他都不知道是誰,而且他們的交流也聽不太懂,有些詞匯簡直聞所未聞。
偷偷瞥了一眼身邊的袁教授,發現他一臉認真的樣子,感覺有些后悔了。
我靠...
早知道不來了,都聽不懂他們在講什么。
現在的徐茫就像回到了過去,聽著英語老師講著無字天書。
“徐茫?”
“你...你怎么了?”袁教授注意到一臉呆萌的徐茫,見他居然打起瞌睡,不由提醒道:“昨天沒睡好?”
“啊?”
“哦...”徐茫無奈地說道:“我聽不太懂。”
“...”
“你不會英語?”袁教授問道。
“會。”
“四級水平。”徐茫尷尬地說道。
袁教授一時間有些語塞,思考了一下,說道:“你就裝出聽懂的樣子。”
徐茫點點頭,裝出一副認真的樣子。
可惜,
堅持幾分鐘,徐茫不行了,但礙于面子問題,又不能睡,在清醒與瞌睡中,漸漸走向極端。
突然,
會場的氣氛開始變得有些狂熱,所有人都在鼓掌,徐茫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也跟著開始鼓掌。
“袁教授?”
“發生了什么?”徐茫一邊鼓掌,一邊好奇地問道:“地震嗎?”
袁教授:“???”
這...
這真的是過來參加黑洞學術交流大會的特邀嘉賓嗎?
不是旅游的?
“NASA揭露了一個宇宙初始黑洞的可能性證據,在大爆炸后八點五億年的黑洞,這比之前大爆炸后十三億年的黑洞,又邁進了一大步。”袁教授解釋道。
緊接著,
徐茫在大熒幕上看到了傳說中的早期黑洞,其實就是一個像素。
盡管有些專業名詞聽不懂,但徐茫通過自己對黑洞的理解,大概弄明白了這是什么東西,這應該不是黑洞,而是一種叫做類星體的極亮天體,又被成為似星體。
一般認為類星體是活動星系核,根據活動星系核理論模型,在星系的核心位置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
當然,
徐茫對這類天體的了解程度,只是到了這里而已。
“袁教授?”
“這應該是類星體吧?”徐茫好奇地問道:“但從數據上顯示,這類星體太暗了。”
“不知道。”
“NASA的工作人員對此也有一點迷茫,他們只探測到了三個倫琴射線光子。”袁教授說道:“這三個倫琴射線光子能量很高,如果不是因為這三個倫琴射線光子,都發現不了這個隱藏的天體。”
徐茫:(°ー°〃)
這么少的倫琴射線源,根本檢測不到QPO的存在...
此時,
徐茫冒出一個不切實際的大膽想***琴射線源會不會被氣體給蓋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