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密性分析離不開軟件的幫助,在量子分析軟件的流體動力學分析下,徐茫基本可以斷定,本次的研究項目大功告成,現在就差采購方選擇了。
離開實驗室,
徐茫給樸教授給了一個電話。
“喂?”
“樸教授?”徐茫笑著說道:“我是徐茫。”
“徐茫。”
“找我有什么事情嗎?”樸教授問道。
“沒什么。”
“您要求的材料,我已經研發完畢,是兩種改性后的普通材料,玻璃鋼和滲氮處理過的316不銹鋼。”徐茫笑呵呵地說道:“改性后的這兩種材料組合在一起,完全可以滿足文件上的所有要求。”
樸教授愣了一下,急忙問道:“這...這就完成了?”
“對啊。”
“通過量子分析軟件,加上流體動力學分析,不是很難的。”徐茫笑道:“不過對材料的改性倒是有些難度,我們花了很多天才完成。”
樸教授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該說什么,這徐茫簡直太快了,他是最晚被通知的人,但卻是最早拿出方案的。
“樸教授?”
“應該不需要實體材料吧?”徐茫好奇地問道:“如果要實體材料的話,對不起...沒有。”
“不需要。”
“你只要上交材料方案即可。”樸教授說道。
“好的!”
掛斷電話,
徐茫對資料進行了整理,隨后發到文件上所寫的專用郵箱里,接下來做的事情就是等待,等待最終的結果。
“醒醒!”
“結束了。”徐茫輕輕拍了一下劉卓,看到他雙眼帶上血絲,不由苦笑道:“趕快回去睡覺。”
“啊?”
“結束了?”劉卓愣了一下,迷茫地說道:“哦...徐教授再見。”
看著劉卓離去的背影,徐茫思考了許多,打算從之前積攢下來的研究經費中,拿出一點補償給劉卓,的確辛苦了。
在之后的幾天,
徐茫有些等不住了,給樸教授打了一個電話,詢問關于材料是否通過事情,結果被告知最快也需要兩個月的時間,這讓徐茫有一些崩潰,因為最近他很無聊。
“樸教授?”
“為什么這么慢啊?”徐茫問道。
“你總要給別人一點緩沖的時間吧?”樸教授無奈地說道:“不是每一個人都像你這么迅速的,而且我是負責找人的,不是負責審核的。”
“哦...”徐茫笑嘻嘻地問道:“那是不是意味著連開后門的機會都沒有了?”
“你這小子。”
“怎么?”樸教授笑道:“你還想走關系啊?這可是與國際合作的項目,豈能胡亂。”
“開玩笑的。”
“我這人一向剛正不阿。”
...
這一天,
《NaturePhysics》的最新一期發刊,徐茫的《準周期震蕩信號在黑洞的利用價值》正式出現在刊物中,然而反應卻是平淡無奇,因為最近他被人工智能給欺負了。
在前不久,
《Nature》的封面刊登了清大在人工智能和芯片的最新突破,全球首款異構融合類腦計算芯片“天機芯”驅動的“無人駕駛自行車”。
一時間,
新聞鋪天蓋地,直接把徐茫的風頭給蓋過了,也直接導致《準周期震蕩信號在黑洞的利用價值》關注度為零的事實。
“好了好了。”
“別氣啦!”楊小曼一臉無奈地看著被窩里的徐茫,無奈地說道:“快一點過來吃飯,要聽話...快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