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嘟嘟嘟!”
徐茫滿臉懵逼地看著手機界面,這老頭也太心急了吧,完了完了...這下把自己推入火坑了,如果不能幫老頭的朋友找到新的突破,哥們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名聲,全特么的毀了。
就當徐茫懵逼之際,手機響了...約翰牛那邊打來的,不用猜一定是史密斯教授的老朋友。
要不...
裝死吧?
最終,
徐茫還是接了這一通電話。
“徐教授!”
“不好意思打擾到你了。”一個老頭的聲音傳到了徐茫的耳朵,說著標準的倫敦音,“我是史密斯的朋友威爾,牛津大學的物理教授,具體情況史密斯跟你說了吧?”
“啊?”
“哦...”徐茫無奈地說道:“那...威爾教授,您遇到的是什么問題呢?”
“在電話里說不清楚,總之我希望你能夠來到牛津大學。”威爾教授嚴肅地說道:“我們兩人合力把這個五十年前的預測給證明了,對了...所有的開銷牛津大學會支付,并且還支付一筆巨額的獎金。”
徐茫雖然很缺錢,但也沒有缺到窮兇極惡的地步,如果不是這個任務有三十張升級卡,他絕對不會答應。
之后,
兩人商量了一下,由牛津大學發出邀請函,向復大提出合作請求。
沒辦法,
徐茫熟讀《牌面》。
此后徐茫把自己的論文和觀點直接傳到了普林斯他天體物理協會的網站上,關于作者名...徐茫填寫的是XY實驗室。
...
NASA,
加爾是早年畢業于MIT天體物理的高材生,畢業后直接來到了NASA參加工作,成為了這里的一位研究員,主要研究是中子星,也是中子星領域的一位權威級人物。
不過,
加爾研究員并沒有加入到普林斯頓天體物理協會。
“哈嘍!”
“加爾。”一位和加爾研究員年齡相仿的男人找到了他,笑呵呵地說道:“還記得之前我們一起發現的中子星嗎?代號是MAXIJ1621501。”
加爾愣了一下,好奇地問道:“記得,這是一個雙星系統,其中中子星的倫琴射線為七十八天周期。”
“對!”
“但是最近有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實驗室,發表了他們對七十八天周期的質疑。”這位男人笑道:“并且提出了一個相當可笑的觀點,MAXIJ1621501的中子星有一個不穩定的積吸盤,正因為這個積吸盤原因,導致倫琴射線周期為七十八天,甚至這個周期是變化的。”
什么?
還有這樣的事情?
加爾愣了一下,急忙問道:“這個實驗室叫什么?”
“XY實驗室!”
“而且這篇論文發布在普林斯頓天體物理協會的網站上。”這位男人說道:“我覺得可能是工作人員誤操作,把一篇不屬于這個協會成員的文章給傳了上去,畢竟那是權威協會,不太可能發布這種可笑的論文。”
“我問問。”
話落,
加爾給自己的好友打了一個電話,他是普林斯頓天體物理協會的成員之一。
不久便得到了告知,自己的朋友并沒有聽說過什么XY實驗室,有可能真是工作人員的誤操作。
之后,
加爾便以NASA研究員的名義,在自己的臉書和推特上,強烈指責了XY實驗室。
“啊啾!”
“臥槽...是誰在罵我?”徐茫抱著小曼,兩人剛剛結束旅程,結果打了一個噴嚏,敏感他聯想到有人在罵自己。
“別動...老娘我需要休息。”
“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