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物理領域又要發生一次大地震。
“喂?”
“川笑兄...能不能幫我找到關于MAXIJ1621501雙星系統中,關于中子星的角動量數值?”徐茫問道:“我需要一個大概的數值。”
“這個...”
“我們的設備是不行的。”川笑兄認真地說道:“ESA的設備有可能做到這一點,但是他們不會這么無聊。”
“哦...”
徐茫思考了一下,認真地說道:“那我自己推吧,把這個數值算出來,讓他們自己去觀測。”
話落,
掛斷了電話。
緊接著,
徐茫開始根據《可笑的中子星搖擺吸積盤》中的內容,在里面添加了一個角動量未知數,從零開始推導了這個計算過程,經過一個半小時的不斷計算和驗證,徐茫大概得出了一個數值。
不夠精準,但勉強能用。
然而,
徐茫還想進行嘗試一下,根據搖擺吸積盤的概念,徐茫覺得在宇宙中存在另一種現象,黑洞的搖擺噴流,而且黑洞的積吸盤處于不對稱的構造。
還別說,
在ESA的數據庫中,徐茫找到了三十年前的一個觀察數據論文,是V404雙星系統中的黑洞數據,當時這個黑洞噴出了大量高能物質和輻射。
之后徐茫又找到某位ESA實習生的一篇論文,上面有這個黑洞休眠了二十六年,又開始新爆發的數據。
而徐茫在論文中注意到,這個光源行為是間歇性持續行為。
對此,
徐茫認為這就是黑洞的搖擺噴流。
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徐茫和之前差不多,建立了一個對應的黑洞噴射模型,黑洞正在吞噬伴星,將物質吸進它的吸積盤,然后圓盤中的一些物質被噴射出去。
因為出于某種原因,黑洞與它自己的吸積盤不對齊,導致了盤中內部像一個正在減速的旋轉頂部一樣搖擺,并隨著方向改變而向不同的方向噴射高能離子體。
隨后,
便是徐茫數學能力的展示,這一過程花費了他一個小時。
“收工!”
“就這樣吧。”徐茫看著自己的兩篇論文,也懶得再進行修改,直接以XY實驗室的名義,發在了普林斯頓天體物理協會的網站上。
...
ESA,
歐空局。
這是一個致力于探索太空的官方組織,然而最近這個組織的許多人,把目光放在NASA上面,一位中子星領域的專家,最近和某不出名的實驗室杠上了。
這個事件成為了大家茶余飯后的一個談資。
其中,
同樣研究中子星的切斯特教授和卡特教授,是最為關注此事的人,不過兩人并沒有發出聲音,只是靜靜等待著,可惜XY實驗室似乎消失不見了。
“唉...”
“太可惜了!”
在休息室,
卡特教授喝著咖啡,對面前的同事切斯特說道:“這個XY實驗室似乎銷聲匿跡了,不過觀點倒是很新奇很大膽。”
“嗯!”
“是一個大膽有趣的觀點,就是缺乏一些基礎和證據。”切斯特笑道:“你說這個XY實驗室,到底是誰的實驗室?”
“不知道。”
“總感覺這個實驗室很神秘。”卡特認真地說道:“或許是某一個人在惡搞吧,根本沒有這個實驗室。”
這時,
另一位同事急沖沖找到了兩位。
“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