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
“我想知道公司一共多少人,具體的框架是怎么樣的。”徐茫問道。
片刻。
總經理開始為徐茫介紹起公司內部情況。
大概十來分鐘后,徐茫基本上了解了里面的結構,讓他萬萬沒有想到,這個公司竟然養了六十來號人,一共三個部門,而這三個部門只有兩個是跟研究有關,研發與測試。
除去一半以上的應屆畢業生,剩下不到一半的都是研究員,其中博士七人,碩士十五人。
“那你們兩人是什么學歷啊?”徐茫看了一眼兩位,好奇地問道:“起碼博士后吧?”
“...”
“...”
“我們都是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的MBA學員。”其中一位看似只有三十多歲的總經理說道。
“牛津?”
“我剛剛從牛津郡回來,牛津...牛津還可以吧,但是我對牛津并不抱有什么好感。”徐茫露出一絲微笑,他只是實話實說而已。
如果其他人敢這么說,不是吹牛就是單純的傻,什么叫做牛津還可以?世界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學,超級精英大學,泰晤士排名第一,QS和USNews排行第五,竟然變成了還可以?!
不過此人是徐茫徐教授話,那的確還可以...
想想之前的報道,
歷歷在目!
之后,
楊父因為還有其他事情先行離去,留下了徐茫一人在公司里,不過他也無所謂,大不了讓小曼過來接一下自己。
在這位總經理的陪伴下,徐茫前往了研發實驗室,還別說里面的設備都很先進,有部分徐茫甚至沒有見過,而這個實驗室一共有三十來人,接近一半都是碩士畢業。
面對徐茫的突然到來,這群人還是有點緊張的,生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對。
簡單翻閱了一下實驗資料,
徐茫只是皺了皺眉,并沒有說多說什么。
接下來便是前往了測試部門,測試部門的人員比例存在不協調,五位研究員,其余都是應屆畢業生。
最后,
便是運營部門,徐茫沒有去,跟他沒有關系。
“話說什么時候開始研究的?”徐茫問了一下身邊的這位郭經理。
“三年前。”
“當時的確研究出了芯片材料,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很快遭到了淘汰,直到去年開始完全依賴進口,而國外的供應商價格瘋狂上漲。”郭經理說道:“目前來說...利潤被壓縮到所剩無幾的地步。”
“哦...”
徐茫點點頭,在之前看到的資料中,公司應該是在研究光阻材料,雖然已經有了高端的光刻機,可沒有這種材料,做出的芯片存在很大的問題,而這種材料又被發達國家給壟斷。
比如美利堅、腳盆雞等這些國家,這些發達國家差不多壟斷了全球市場的百分之九十五的份額,這完全因為光阻材料的技術壁壘太高了。
而國內,
基本上都是中低端發展趨向。
“你們只研究光刻膠是吧?”徐茫問道。
“對!”
“徐教授您說的沒有錯。”郭經理點點頭:“雖然光阻材料在半導體材料中,只是占據了市場百分之七的比例,可恰巧這一部分是我們最欠缺的。”
“哦...”
來到專門為自己準備的辦公室,徐茫一個人坐在椅子上,思考著未來的發展進程,還別說...此時他的腦子里一片空白,自己該如何打破別人對咱們的技術封鎖?
打開電腦,
徐茫發現電腦里竟然裝著材料學數據庫和相匹配的軟件,這讓他有點意外,這套系統居然開始在商用領域上站穩腳跟,不過仔細想想這也正常,目前市面上沒有代替的東西。
“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