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重置版,為什么人家能夠如此用心,而暴雪簡直就是用腳在做游戲。
“喂?”
“我是徐茫...”徐茫接到了科大一位老朋友的電話,其實兩人已經很久沒有聯系了,這突如其來的電話讓徐茫有些茫然。
“什么?”
“你們打算三千公里的量子密鑰發送技術?”徐茫聽到對方的話,嚇得急忙暫停了游戲,迷茫地問道:“這...其實也不是不可以,理論上來言...可以實現這樣的技術。”
“徐院士...”
“那我現在把方案發送您的郵箱,您看看這個方案成功率。”
話落,
便掛斷了電話,
不到幾分鐘的時間,徐茫收到了一封電子郵件。
徐茫大致看了一眼,在心里有一個譜...科大研究團隊采用了量子密鑰分發的理想情況,也就是貝爾不等式的的統計特性,只需通過實驗檢驗這些非經典關聯,就能驗證生成密鑰的安全性,而不要求雙方使用的器件可信。
但是...
徐茫覺得這很難做到,在他的理解中...要達到這種級別的安全性,對實驗器件有著嚴苛的要求,當前技術尚無法滿足。
當即,
徐茫便回了電話。
“喂?”
“袁教授...”徐茫認真地說道:“我認為這種方案不可取,在理想狀況下的確很簡單,可實際上是不可能做到的,對實驗器件有著嚴苛的要求,目前還沒有這個技術。”
“還有一點!”
“你們提到的在五年前完成的一千公里傳輸,其實在我看來...不怎么樣。”徐茫嚴肅地說道:“傳輸效率對于量子密鑰分發來說太低,無法在現實條件中應用。”
“尤其因為只在有限數量的糾纏態可以在很短的數據收集窗口內完成傳輸,但較高的誤碼率導致密鑰無法被提取。”徐茫繼續說道:“考慮到安全性,你們之前的實驗僅僅可作為短暫時間里收集數據作用。”
如果換做其他人,
袁飛教授早就把臉拉了下來,可面對徐茫的批評,他沒有任何的辦法,一針見血...
“徐院士?”
“那我們的這個方案是不是意味著失敗?”袁教授苦笑道:“其實不瞞您說...我們自己都認為不可能成功,太多技術上的難點需要解決,特在如何降低誤碼率問題上,始終無法得到解決。”
徐茫沉思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說道:“袁教授...要不等我一星期?”
“您...”
“您能解決?”袁飛教授愣了一下,言語中有一些不可置信,畢竟這不是技術問題,這是硬件問題...難道徐院士有能力,利用技術彌補硬件上面的缺陷?
“現在不能...”
“但一星期后說不定就能解決了!”徐茫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