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替補席上,原本正起勁喝彩的納尼一下子就蔫了,手上的毛巾忽然間就仿佛沉重起來,有些揮舞不動了。
23歲的納尼是標準的苦出身,比起已經名噪一時,同樣被稱為清貧出身的同門師兄c羅,要苦很多。
雖然c羅在出生前,父母因為已經有三個孩子,考慮到生活的壓力,一度想過是不是墮胎打掉這個后來的世界級巨星。
但翻看一下c羅出生的馬德拉島,這可是葡萄牙出了名的旅游勝地,生活在這種地方,日子雖然艱難,但謀個正經的差事,總歸能過得下去。
c羅的父親迪尼斯曾是葡萄牙的一名軍人,作為遠征軍,參加過壓制葡屬非洲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
承平日久的安逸,不自然的會讓一些人去美化戰爭,甚至去向往戰爭。但事實上,戰爭永遠和美好無關。
退伍后的迪尼斯因為戰場的陰影,養成了酗酒的習慣,終其一生,都未能擺脫。這個習慣,也讓迪尼斯在2005年肝臟衰竭去世。
盡管c羅的父親是這樣一個酒鬼,但不可否認,在某些方面,他還算是一個好父親。作為一支業余足球俱樂部的球衣管理員,迪尼斯最早發現了兒子的足球天賦,并一直嚴苛督促他進步。
比起父親迪尼斯,母親多洛蕾斯在兒子成長過程中的影響則更大。雖然出生苦難,多洛蕾斯也只是個廚娘,卻是在一直鼓勵并陪伴著兒子的成長。
毫無疑問,在任何時候,母愛都是子女逆風飛翔的翅膀。
相較而言,納尼的,才能算的上困難。
納尼出生在西非的佛得角群島,從十五世紀開始,這兒就是葡萄牙的殖民地。
直到1975年,佛得角才獨立建國。當然,對于佛得角這樣的國家來說,獨立,并不能改變其窮困潦倒的境地。
生于這樣的地區,貧困幾乎是與生俱來的原罪。
納尼沒有c羅那種險些被墮胎打掉的驚險際遇,他的父母可能連避孕措施都不一定了解。所以,他有14個兄弟姐妹。
為了生計,在納尼5歲的時候,父母帶著一家人來到了葡萄牙,以非法移民的方式。他們的落腳點是阿馬多拉,這是大多數葡語系非洲移民的首選,也是葡萄牙暴力犯罪率最高的地區之一。
抵達阿馬多拉之后,父親多明格斯發現這兒并不像想象中那樣,是一片樂土,便對妻子瑪麗亞說有些事要回佛得角處理。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
瑪麗亞一下子成為了單身母親,帶著15個孩子,光是想一想,就讓人絕望吧。
因為這樣,瑪麗亞選擇了孤身去荷蘭謀生,和丈夫一樣,遺棄了這15個孩子。
好在瑪麗亞的妹妹安東尼婭也在阿馬多拉,并且,她是個好人。安東尼婭收養了姐姐的這15個孩子,并竭盡所能,管好他們的溫飽。
當然,安東尼婭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每個孩子的未來,安東尼婭無能無力,只能依靠每個孩子自己的造化。
阿馬多拉西南5公里的城鎮馬薩馬,有一個職業足球的俱樂部。而足球,大概就是納尼這樣苦出身的孩子,人生中為數不多的晉升階梯了。
納尼的大哥,就曾寄希望于此,在皇家馬薩馬俱樂部學球,只是沒能踢出來。
而納尼,則比他的大哥有天賦許多,也幸運許多。
但苦難生活的印記,多少會殘留在人們的身上。
這,大概就是納尼熱衷于巴西戰舞的原因,也是他踢球時候總不喜歡傳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