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八六
開場僅三分鐘,就打入一粒進球,這讓阿什利楊在進攻端變得更加有攻擊性。
回撤接應、帶球突破、邊路傳中
阿什利楊的身影一次次成為鏡頭的焦點,成為球場上最靚的仔。
和楊教授一起的,還有他的隊友們。
比賽進行了半個小時,借助開場破門領先的優勢,阿斯頓維拉這邊踢得異常的激進,根據現場的實施統計數據顯示,維拉這邊的控球率,也超過了60。
而陳青所把守的右路,則是維拉發起進攻的主攻點。
維拉的這種選擇并不讓人感覺意外。
英國發達的傳媒系統,早就將曼聯缺兵少將的后防線拿出來說道了無數回。
即便和狼堡的比賽中曼聯那條臨時搭建的后防線表現并沒有人們想象中的糟糕,但作為現代足球的發源地,英超的球迷們還是驕傲的認為,曼聯這條后防線沒被攻破,只是因為沃爾夫斯堡的進攻火力不行,而回到英超之后,這條后防線必然會原形畢露。
不過維迪奇和布朗的回歸,一度讓所有人遺憾失去了這種看戲的樂趣。
哦,除了曼聯的右路防線。
5000萬先生在進攻上的才華已經獲得了所有人的肯定,但足球是個分工明確的工種,一個好前鋒,和是否會是一個好的邊后衛沒有任何的關聯關系。
所有人都認為陳青如果繼續出現在右后衛的位置上,會是曼聯最不穩定的一環。
很顯然,維拉也是這么認為的。
只是半個小時的比賽之后,人們不得不承認這種看法也許是錯誤的。
穿著7號球衣的陳青,這場比賽看起來一點也不像一個踢前鋒出身的球員,而是和一個工兵一樣,一點也不吝惜自己的體能,用大面積的跑動,以及自己的體格優勢,不斷擠壓著進攻者的空間。
在需要的時候,這位右后衛臨時工甚至還會隱蔽的伸手扯動進攻人員的球衣,以求打斷對手的進攻節奏。
這樣的表現,哪里像是一個臨時工說他是潛伏在后防線上的老練獵手還差不多。
并且,后衛位置上少不了硬碰硬的對抗,對于身體屬性幾乎點滿的陳青,也并非問題。
陳青,不畏懼任何形式的對抗。
這樣的陳青,讓維拉針對自己把守邊路的所有進攻,都鎩羽而歸。
唯一表現出有些頭鐵的,就是成功收獲一粒進球的楊教授。
一些意外獲得的成就,總會讓人錯估了自己的實力。生活往往如是,至于球場上,也是一樣。
球場上,楊教授接過了阿邦拉霍的分球,帶著球在陳青的面前踩起了單車。
不得不承認,楊教授的基本功非常扎實,每一個動作,都那么的流暢。
要知道,楊教授可并非天賦異稟型的選手。
少年時候的楊教授,在沃爾福德接受青訓。沃爾福德的青訓學校距離楊教授的家并不近,楊教授每天需要往返80公里。
然而,那么多年的辛苦付出,到了16歲,楊教授還是沒能拿到沃爾福德的一紙職業合同。
大多數青訓球員會在這個時候選擇離開,放棄足球。
當然,也有一部分不愿意放棄,選擇去其他球隊試試運氣,或者參加低級別聯賽球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