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若守著孝,不方便到各處走動,就讓沈嬤嬤去尋了趟梁氏,將臘月里要嫁姚黃和魏紫的事說了。
這兩個都是李丹若陪嫁的丫寰,梁氏自然不會多說什么,再說年紀也是不小了,不過恭喜了幾句,吩咐封了兩個五兩的紅包讓沈嬤嬤帶給姚黃和魏紫。
臘月中,姚黃和魏紫低調的嫁了出去,脂紅和豆綠接了兩人的差使。
魏紫出嫁之前,和李丹若一起,悄悄忙了大半個月,推平了那幾間鋪子一年的帳。
李丹若又和沈嬤嬤商量著,打發平福悄悄買了一處極不起眼的兩進院子,將幾間鋪子、莊子收進來的銀子悄悄運進那間小宅院,藏了起來。
沈嬤嬤尋了借口,來來回回,又悄悄將李丹若陪嫁的壓箱銀子搬出來不少,運進了那處小宅院藏著。
幾個人一直忙到臘月下旬才算妥當,接著嫁了姚黃、魏紫,李丹若干脆吩咐沈嬤嬤將脂紅、豆綠也一并悄悄脫了籍,到官府備了案。
一切妥當,李丹若這才算舒了口氣,留好了這一處后路,她這心里,總算安穩些了。
元旦朝賀大典上,總算下了大赦天下的恩旨,隨大赦恩旨下來的,還有敬王進封為敬親王,其它皇子、皇女、前朝老臣也依例各自晉封的恩旨。
得了這個信兒,程老夫人連念了幾句佛,一顆心總算放下來了,看這樣子,新朝算是安穩下來了。
大爺姜彥宏更是一口長氣舒下來,從初一起,就開始忙起來,四處請人吃酒、托人托情,打算趕緊離開敬王府,再尋一處有前程的好差遣。
新年里,各家輪著請戲酒往來應酬,日子過得極快。
李丹若因為守祖母的孝,這個年卻過的極是清靜,連院門都沒出過,只在初七那天,先威遠開國侯夫人、姜彥明姑母姜氏冥壽的時候,和姜彥明一起,到大相國寺,為姜夫人連做了三天水陸道場。
眼看著離正月十五上元節沒幾天了,姜彥明原本打算上元節晚上,帶李丹若出去坐船沿汴河看燈,李丹若卻沒什么興致,姜彥明知道她這個孝守的虔誠,也不再多勸,就在上元節前兩天,從外面買了幾十盞各式花燈回來,看著人掛了滿院。
傍晚,滿院花燈亮起來,隨風而動,搖曳生姿,照的院子里一片溫暖。
李丹若抱著手爐,站在廓下看著琳瑯滿院的各式花燈,脂紅站在后面嘀咕道“西跨院也掛了一院子的燈”
“你說這個做什么”豆綠急忙拍了脂紅一巴掌。
脂紅抬了豆綠一巴掌,懟了回去“這事是能瞞著奶奶的”
李丹若被兩人幾句話說的心煩,轉過身,正要掀簾進屋,只見朱衣引著位穿著大紅織錦緞銀狐斗篷的年青婦人急步進來。
李丹若見是魏家四奶奶盧杏林,忙將手爐塞給豆綠,急步迎上前。
李丹若讓著盧杏林進了屋。
盧杏林接過豆綠奉上的茶,放到幾上,看著李丹若,直截了當道“我跟你說幾句休已話兒。”
李丹若急忙屏退眾丫頭婆子,微微蹙眉,仔細打量著氣色很不善的盧杏林。
盧杏林往李丹若這邊挪了挪,壓著聲音,卻是一幅劈頭蓋臉的架勢,問道“這個家里,老夫人、太太們對你不好”
“這是哪里的話”李丹若愕然。
盧杏林緊盯著李丹若臉上的錯愕,片刻,長舒了口氣,“我就說嘛,必定是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