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不敢當,大家互相學習。”陸希言忙道,袁銳在經驗上還是非常豐富的,他卻的是更為開闊的視野,通俗的講,看問題比較謹慎,膽子不大。
“這是阿輝的尸檢報告,我在他的胃溶物里除了檢測到了氰化鉀之外,還發現了嗎啡和白面兒(海洛因)兩種毒品。”袁銳拿出一份尸檢報告,放在了陸希言面前。
“據我所知,阿輝是一個癮君子,在他的胃溶物里發現這兩種毒品并不稀奇?”陸希言道。
“陸博士你送檢的煙頭之中就有白面兒,鑒定證明為純度為同一批。”袁銳道,“而在阿輝的血液中,我雖然也檢測到了嗎啡的存在,但含量與他胃溶物內相比,濃度太低了,您看一下這兩個數據對比?”
“這怎么可能?”陸希言瞄了一眼兩個數據,一個是胃溶物內嗎啡濃度的數據,一個是血液里的濃度。
胃溶物內如此高濃度,而血液里的濃度卻這么低。
這說明什么?
說明胃里的嗎啡還沒有來得及被吸收,人就已經死了。
那就只有一個解釋了,劇毒氰化鉀和嗎啡一起服用,嗎啡還沒起作用,氰化鉀就已經把人毒死了。
人一死,新陳代謝可能不會馬上停止,但一定會降低,而導致嗎啡無法進入血液,以至于血液中的嗎啡濃度很低。
“老袁,這數據卻是有些奇怪,你向唐督察長匯報了嗎?”陸希言問道,以上畢竟只是推測。
“我在第一時間就匯報了,唐督察長說,讓我來找你請教一下。”袁銳道。
“老袁,你就沒分析過嗎?”
“這種情況我是從業以來,第一次碰到,我也說不準,誰會把嗎啡和氰化鉀一起服下,難道是為了減輕死亡的痛苦?”袁銳搖了搖頭道,“氰化鉀中毒,很快就死亡,沒有必要這么做。”
“老袁,你也看出來,這阿輝的胃溶物里的嗎啡和氰化鉀是同時服下的,所以才會出現胃溶物內的嗎啡濃度跟血液濃度嚴重的不對稱的現象。”陸希言道,“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那就是殺死阿輝的人就是故意的讓阿輝誤以為是嗎啡,實際上里面含有氰化鉀呢?”
“您是說,有人把氰化鉀藏在嗎啡里給阿輝服下?”袁銳驚的呆如木雞道,“這怎么可能?”
“難道沒有這種可能嗎?”
“的確有這種可能,不過,誰給阿輝服下的呢?”袁銳反問道。
“如果阿輝只知道嗎啡,卻不知道里面蘊含氰化鉀劇毒呢?”陸希言道,“當然,還有一種可能,阿輝知道自己吃下的是什么,但他還是吃了,然后中毒身亡。”
“有道理,陸博士,這驗尸報告結論,我知道該怎么寫了。”袁銳鄭重其事的說道,”陸博士,告辭。”
“老袁,我送你。”
……
袁銳的驗尸報告,讓陸希言更加確定,阿輝的死必然有內情,通常來說,癮君子的意志力都不太強,能夠坦然赴死的絕對不多。
而且阿輝被抓的時候,早已搜過身,身上若是藏有毒藥,肯定早已被搜出來了,不可能等到受刑之后,再吃下自殺。
毒藥是肯定別人給的。
至于阿輝知不知道他吃下的是毒藥就不得而知了,因為人已經死了,開不了口。
阿輝這一死,孫亞楠那邊就死無對證了。
這難道是巧合嗎,不,陸希言絕不相信這是巧合,地下工作做了也快一年了,懷疑幾乎變成一種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