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先生。”郭漢杰回答道。
“你看過沒有?”陸希言問道。
“我倒是想看,可它認識我,我不認識他。”郭漢杰尷尬的一笑道。
“呵呵……”陸希言笑了笑,他知道郭漢杰會說幾句日語,可要他讀懂日文的文章那就困難多了。
陸希言的日文是孟繁星教的,這“紀要”上的內容,他大致看了一下,基本上意思是,日本下一步致力于解決中國問題,這是主要的方針,在東北會保持一定的兵力,以牽制蘇聯遠東地區的紅軍,不會主動與蘇聯開戰,畢竟剛簽訂日蘇互不侵犯條約沒多久,但是也要配合盟友德國的戰略,然后國內將會出臺一些列的提振經濟的手段,重點是從中國和南亞地區獲取更多的戰略資源,外交方面,重點是跟美國的談判,基本原則是盡可能的與美國達成協議,現階段不與美國發生激烈的沖突,并加大對海軍的投入等等。
這上面還提到了天皇對現任首相的近衛的一些施政政策的不滿,尤其是在對華政策上面,太過軟弱了。
近衛在這一次秘密的御前會議上被激烈的批評了,一般這種情況下,首相引起天皇的不滿,估計很快就要下臺了。
這份會議紀要看上去沒有任何問題,它上面的內容也完全符合日本相信的軍事和外交政策。
陸希言真看不出來,“農夫”為什么告訴孟繁星,這份“御前會議紀要”是假的呢?
這份“紀要”若是上報給重慶方面和延安,會產生這樣的戰略判斷呢?
陸希言覺得,自己可以從戰略高度上來對這份“紀要”進行分析,德軍包圍了蘇聯第二大城市列寧格勒,首都莫斯科也遭到了德軍中央集團的威脅,這一場戰爭要是輸掉了,蘇聯就要喪失一半兒以上的國土和他的重工業。
這是國運之戰。
日本與蘇聯是世仇,就算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又如何,德蘇不也簽了,還不是照樣撕毀了?
日本在東北可是超過八十萬的關東軍,這是日本最精銳的陸軍。
這個時候,要真是日軍出兵占領遠東地區,與德軍東西夾擊蘇聯,這后果真是熟難預料。
就算日軍未必有這個膽量,但八十萬的關東軍是可以牽制遠東地區的蘇聯紅軍,莫斯科方面將不敢抽掉遠東地區的部隊支援莫斯科和列林格勒,這對德軍來說,也是一種變相的支持。
日本跟德國是軍事同盟,他們這么做也是完全符合自身的利益的。
但是,一旦德軍突破莫斯科防線,那關東軍會不會進攻蘇聯遠東地區,這就很難說了,以日軍前幾次的挑釁和試探來看,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陸希言不只是連著重慶,還連著延安,所以蘇聯方面的情況,他可比重慶方面更加清楚。
再來看日本打算與美國談判,重新獲取廢鋼鐵和石油等戰略物資的進口,這在他看來,應該是非常穩妥的策略。
因為日軍已經把自己陷在中國戰場上,無法自拔了,就算海軍還有力量,可能夠跟擁有先進軍艦和噸位第一的美國海軍硬碰硬嗎?
顯然這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除非日本人瘋了。
從這一點看來,“御前會議紀要”上的有關跟美國相關的內容并沒有任何不妥,相反很合理。
怎么說這是假的呢?
她“假”在何處呢?
陸希言仔細看完一遍又一遍,實在是看不出來,它到底假在什么地方。
當然,如果真有人要造出一份“假”的一份“御前會議紀要”,那這一份“假”必須要讓人看起來是合情合理,像是真的才行。
所以,這份“御前會議紀要”現在陸希言手中,讓他犯難了,該怎么匯報上去呢?是將“紀要”的內容原封不動的匯報上去,再把“農夫”的轉達的對“紀要”的判斷也一同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