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姜尋不是不會舞蹈嗎
蘇幼嵐不禁看向姜尋,她是真的不會吧
有沒有舞蹈功底,其實內行人還是看得出來的。
跳舞的人,儀態還是不一樣的。
這里的儀態不是說儀態有多么好看。
而是因為練舞而在舉手投足流露出來的一些與舞蹈相關的儀態。
就像習武之人,有一種剛勁有力之感,站如松坐如鐘。
蘇幼嵐倒是能夠看得出姜尋是在有健身和習武的。
撇去曾親眼見過姜尋動手不談,光是看著姜尋的儀態,便能看得出她是練過的。
但是,蘇幼嵐能明顯看得出姜尋是沒有學過舞蹈的。
是的,確實是連學過都沒學過,絕對看得出來。
所以姜尋為什么答應演梅妃
她在打什么主意
蘇幼嵐心里拿不準,甚至有點兒想讓姜尋演楊玉環去了。
不過,她又懷疑這難道是姜尋的策略嗎
故意突然痛快的答應演梅妃。
就是為了讓自己產生懷疑,產生遲疑。
因為姜尋知道自己對她算是有些了解,知道姜尋不是這么好說話的人。
所以姜尋這么痛快的答應下來,自己肯定會心有懷疑。
她只要反悔,要給姜尋還角色,姜尋就贏了。
可蘇幼嵐又拿不準了。
姜尋真的是這樣想的嗎
是為了讓她產生懷疑,從而給姜尋換回楊玉環這個角色。
還是其實姜尋一開始就意在梅妃
但是,姜尋不會跳舞,沒有任何舞蹈功底是定了的。
就算姜尋因為習武,下腰劈叉樣樣都可以,但她的動作肯定僵硬,不像是舞蹈那么柔美。
蘇幼嵐定了定心,在心里告訴自己不能讓姜尋影響到自己的判斷,不要被姜尋的操作迷惑到。
堅持自己一開始的分析,姜尋一開始那么抗拒飾演梅妃,那么她肯定是想演楊玉環的。
單單是跳舞這個環節,就足以讓姜尋淘汰了。
蘇幼嵐深吸一口氣,決定還是按照自己最開始的想法堅定下來。
“行,現在角色都分配好了,那咱們就開始先把戲捋一遍吧。”蘇幼嵐說道,“驚鴻舞那一段可以先略過,姜尋你抓緊時間學一下,練好了它。因為整場戲只有20分鐘,所以分給你驚鴻舞的時間不會多,你不必跳完整的,只跳一小段,沒有多難。”
姜尋沒說什么,跟兩人對戲。
蘇幼嵐對戲的時候,便想著如何刪減姜尋的戲份。
“姜尋,我覺得這里不能這么演。”蘇幼嵐說道,“你飾演的梅妃是不是太囂張了她雖然之前是寵妃,但現在已經完全被楊玉環取代。李隆基已經很久沒有去見過她了。現在好不容易來看她,她還能耍寵妃的脾氣應該要溫柔小意才行。”
姜尋似笑非笑的說“在楊玉環得寵的時候,梅妃就能肆意大罵楊玉環。甚至還直接寫了一長篇諷詩諷刺李隆基與楊玉環,你為什么會覺得這樣有氣節的女子會因為李隆基稍稍的回心轉意就溫柔小意起來歷史上對梅妃的記載很少,但有一句話,梅妃喜梅、氣節若梅,得到這樣評價的女子,又怎么會彎下自己的脊梁,丟掉自己的骨氣”
“在兵變的時候,李隆基帶著楊玉環出逃,并沒有帶梅妃。經過馬嵬坡之變,李隆基賜死楊玉環后,重新回到宮中,得知梅妃因為不愿受辱而自盡。”姜尋淡淡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