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惜了
看著爆成碎屑的水母掉回了水中,琳又再次失去了研究浮空的機會,它現在不可能又回到那熱水中去收集水母的碎塊。
為什么只是被刺穿了就會自殺琳很不理解這些水母,也不知道它們有沒有長腦,現在周圍的其他水母也抓夠了三葉蟲,紛紛飄離了這里,下次再遇到它們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時候。
算了,繼續爬吧。
現在還有一些新的節肢類從海中爬出來,不過越來越少了,這也代表海中越來越熱,它們還沒爬出海面就死在了水下。
不過空氣中倒是沒覺得有任何的熱的感覺,琳不知道為什么。
直到白晝將去時,利維坦終于爬到了峭壁頂端,正式進入了北之陸地之內。
懸崖之上的陸地,是一片寬闊平坦的巖地,再往后就是有那些巨大尖柱的地方,琳現在才看清楚那些長分岔的尖柱,它們十分密集,矮的有十多米,最高甚至有百米之上,而且通體都布滿了綠色。
那該不會是生物吧
這種想法只是瞬間閃過,比起那些尖柱,琳現在更關心目前這片開闊巖地的情況。
巖地上鋪滿了未干的水漬,并且到處都是魚類的尸體,大多是盔魚,它們顯然是被海嘯沖上來的,而琳那三十一個還活著的運輸者,也分散在這片巖地之上。
這里充滿著一些特殊的氣味,是那些尸體產生的,不管哪種生物,它們身上通常都寄生著相當多的野生細胞,這種細胞平時只吃一些宿主產生的廢物,而宿主一旦死亡,它們就開始分解宿主那些失去反抗能力的細胞,這個過程會產生一種奇妙的氣味。
似乎是叫做腐爛吧。
腐爛會產生相當大的氣味,先一步爬上來的布龍度蝎子們都被魚類尸體的香味吸引,在這大啖著遍地的美味,所以琳的運輸者們目前沒有危險,而且琳的利維坦目前還不能動作,它必須先進行一些改造。
利維坦得改造成適應陸地的體型,內部一些結構也得更換,因為承受方式和爬壁時不同,節肢腿的末節得加粗,末端加大,以來承受利維坦的體重。
在改造完畢后,利維坦才開始往陸地移動,它需要找到那些運輸者,同時給它們加上能在陸地移動的附件。
很快的,利維坦就接近了第一只運輸者的位置,這里有點小麻煩。
一頭體長有十米的巨大鄧氏魚尸體橫在琳的面前,一群布龍度蝎子正圍在這具尸體周圍,用鉗子撕裂著它的血肉與皮層,而運輸者則正好在鄧氏魚尸體的尾部。
似乎因為鄧氏魚的氣味太大,蝎子們沒有理會那個運輸者。
但當利維坦靠近時,蝎子們就紛紛轉過身,舉起鉗子搖晃著身體,擺出一副戰斗的架勢,它們倒不是想攻擊,只是想趕走利維坦。
琳無視了它們,利維坦走到魚尾處,隨之開始在體內制造出一些附件,實際上就是一種節肢腿,因為運輸者體內塞滿了養分,外殼不能隨便打開,不然里面的東西會漏出,所以需要利維坦幫它們制造。
這些被稱作附件的腿自帶小型循環系統,無需和身體連接就能擺動,利維坦將造好的六條附件節肢腿的根部涂上粘性很高的殼質物,隨之分別黏在運輸者的身體兩側,當殼質物硬化后,再給這個運輸者裝上眼球就完成了。
利用這種裝腿的方法,琳甚至能讓沒有生命的東西,像是石頭什么動起來,但附件本身維持作用時間并不長,因為其體內的結構大多是肌肉之類,所儲藏的養分不多。
利維坦帶著裝上腿的運輸者離開了,那些一直在擺架勢威脅琳的蝎子立刻轉回身繼續吃鄧氏魚的尸體,對利維坦或運輸者完全沒有任何興趣、
利維坦與運輸者在尸體堆中行走,尋找著其他運輸者,這里的魚真是相當之多,雖然上來了不少布龍度蝎子和一些三葉蟲,但這些魚的數量估計它們吃上十個晝夜也是吃不完的。
琳發現有些肉鰭魚類甚至還沒死,在巖地上拼命掙扎著,它們的鰓一旦缺水,很快就會不能呼吸而死亡,而布龍度蝎子雖然也用鰓,但它們似乎有一些別的特殊結構,并不怕鰓缺水。
琳還從來沒有殺過一只布龍度蝎子來研究,雖然它認為沒什么必要。
但是,這里雖然因為海嘯的關系到處都積滿了水漬,不過水遲早會被空氣吹走,到那個時候,不知道海水能否恢復正常溫度呢。
如果海水依舊異常,那就必須在陸地上生活才行了
琳很快又找到了第二只運輸者,它正在一堆盔魚的尸體那里,這堆尸體被一種小型三葉蟲占據了,它們雖然很小,但是卻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