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之后,已經過了幾十個晝夜
“變化,持續較久,危險程度,較低。”
在海面之上,緩緩地漂浮著一個巨型生物琳的貝希摩斯,似乎很久都沒用到這個兵種,但最近琳使用它并不是用來戰斗,而是用來放置物品。
在貝希摩斯體內的一個特別的艙室之中,有著一個高達一米五左右的繭,它被一層厚厚的殼包圍著,這正是海王的新模樣。
實際上,十幾個晝夜前,琳就讓海王試著從記錄之球中提取信息,然后產生變化,但是為了防止出現什么奇怪的狀況,就把它放到了貝希摩斯的體內,并且對它的體內變化一直都有在用微型兵種進行觀察
海王剛從記錄之球中提取了信息之后,它就很快的吐出一大堆的粘液結成了一個繭,連同整個記錄之球一起粘合在了一起,形成了這種形狀。
現在,這個繭之內處于一種粘稠狀,海王和那顆球都已經完全地自我分解掉了,里面的細胞在緩緩地運動著琳將它的所有變化,所有細胞的排列都記錄下來,這不單能很好地進行研究,還能在發現它組合成什么危險的東西時以最快的速度解決掉。
不過它比起立蝎的變化可以說是非常慢的,立蝎開始變化的話,到這個時候也差不多完成了,而它只是處于初步狀態而已
琳覺得它完全完成大概需要幾百個晝夜,在那之前,就先看看別的地方吧。
在這些晝夜里,晶狂一直在修改它的那個被稱之為空魚艇的東西,這個名字是它自己想的。顯然它不太會起名字關于艇這個字,通常白骸龍用它來形容一種漂浮在水面上的節肢類。
在經歷過多次改裝后,晶狂明顯地提升了吊籃和氣囊的硬度和穩定度,它到處去收集那些輕而堅固的材料來進行組裝,因為陸地上沒什么東西。所以基本材料都是從海里獲得的,好在海里的東西比陸地可豐富多了
晶狂在這之后還制成了一個用于戰斗的空魚艇,它在吊籃四周和下面安裝了固定的弩箭,這樣它們就可以在天上射擊了雖然感覺和拿一把普通的弩箭沒什么區別就是了。
但最終的問題,速度太慢是沒辦法解決的,目前晶狂的空魚艇速度大概在3600秒九百多米。如果遇到風之類的情況會更慢,而且也很怕狂風之類的情況。
空水母是依靠噴氣飛行,而晶狂有試過制造噴氣裝置,但卻都失敗了。
這些都是晶狂自己所想出來的,也許它應該讓更多的白骸龍參與研究,這樣造出更好的東西的幾率就大大提升了。
但是。晶狂沒這么做,而且晶狂已經不能等了,登陸陸地的晝夜已經越來越近,最后,晶狂只好帶著這些別的方面都不錯,但是速度依舊很慢的空魚艇出發了。
“這就是創造者之地”在繞了一大圈之后,晶狂帶著大量的白骸龍踏上了陸地的沙灘。這些白骸龍幾乎都是晶狂特別挑選出來的精銳部隊,以及擅長建筑,研究等等的各種白骸龍,最后則是苦工,也就是那些專門挖掘石材,背負食物,做各種雜工的白骸龍,它們組成了一個數萬之多的大軍,至于具體到底多少,晶狂也不知道。它們在水中游動時甚至能把湛藍的大海染成一片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