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妃方氏名綠蘿,東宮舊人,因與楚王妃吳桐五六分相似而被留在還是太子的蕭珉身邊伺候,方綠蘿一雙眼睛與吳桐長得幾乎一模一樣。沒想到,她的兒子也繼承了這雙眼睛。
不知道蕭珉看到這個長子,會不會感到老懷安慰。
“都讀了什么書”王妡問。
“兒臣在讀論語。”蕭祚答道。
“舉直錯諸枉,何解”王妡問。
蕭祚想了想,回答“提拔正直的人,讓他們位居不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會服從。”
王妡“不患無位,患所以立。”
蕭祚“不用愁沒有職位,該愁的是沒有勝任職務的本領。”
王妡再問了幾句,蕭祚雖不是都能答得上來,有些還沒有學過,有些釋意太淺,有些根本是牛頭不對馬嘴,但對于一個才五六歲的孩子來說,已經算是很聰慧了。
“太后教導有方。”王妡贊了一句。
澹臺太后矜驕道“皇長子聰慧。”
殿中那些支持立皇長子的大臣們也暗暗松了一口氣,皇長子聰慧,他們要求立儲才能更站得住腳。
這時候,他們都很慶幸皇后沒有嫡子,否則“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皇后的氣焰會更囂張。
“太后回京,舟車勞頓,先回慶安宮休息吧。”王妡說道。
典儀見狀,就準備喊退朝。
看王皇后要走,似準備回避立儲這件事,有那些心急的人按捺不住,喊了聲“皇后,皇長子既天資聰敏,不如定下皇太子位,悉心教導,以固邦國,以安民心。”
王妡起身的動作一頓,接著才慢慢站了起來,沉聲道“定下皇太子”
“正是,如此國朝有繼。”
“怎么,你們如此急著立皇太子,是認為皇帝會早死嗎”
此言一出,群臣驚駭,齊刷刷跪下,高呼“皇后息怒。”
“皇后”澹臺太后怒喝。
王妡走下御階到皇長子身側,抬手撫了撫他的腦袋,對底下大臣說“還是,你們就盼著皇帝早死”
此言太過誅心,群臣哪敢承受,全部伏趴在地上,齊聲請罪“臣不敢,皇后息怒。”
王妡冷哼一聲,甩袖走了。
群臣還跪著,貢年走到澹臺太后面前,恭恭敬敬行了一個禮,道“給太后娘娘請安。殿恤太后娘娘一路風塵辛勞,已經著人去收拾慶安宮,臣伺候太后娘娘回宮。”
“是你這個老閹豎。”澹臺太后刻薄說道“你還沒死。”
貢年仍舊笑得恭敬“臣想著太后娘娘說不定還會回宮,自然要留著一條命伺候太后娘娘。”
澹臺太后想撕了貢年,但在這乾元殿上與一個老閹豎計較未免太有失身份,忍下了一口氣,待日后定要將此人杖斃。
“祚兒,下來,跟祖母走。”澹臺太后叫還在丹陛上傻站著的皇長子。
蕭祚應了一聲,下了丹陛往祖母身邊走,卻不料被一名內侍攔了下,他有些怕地退后一步,不知所措地看著祖母。
“老閹豎,你這是什么意思”澹臺太后怒而問貢年。
貢年說道“殿下吩咐了,將皇長子送到賢妃宮里去,好叫他們母子團聚。可憐見兒的,皇長子出生幾日就被抱到太后娘娘身邊教養,后又跟著太后娘娘去了東都,長這么大還沒見過親娘吧。殿下說了,既然皇長子回京了,怎好叫人家賢妃再過著母子分離的日子。”說著還抹了抹眼角,就好像真的可憐人家母子分離多年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