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慎若跪死在紫微殿外,朝堂、民間對王妡都會有微詞,士林怕更是會口誅筆伐,逼死國之重臣,這等罪名放在史書上也是要遺臭萬年的。
貢年的擔憂屬人之常情,他一身榮辱皆系于王皇后。
“召劉敏進宮。”王妡懶得再聽貢年啰嗦。
劉敏早就預感到皇后會召自己覲見,然皇太子的那碗毒湯不是他安排的,他并不心虛。
“臣請皇后金安。”劉敏朝王妡拜下,王妡召見他的地方并不是慶德殿,而是慶德殿與甘露殿之間的百花園中。
王妡沒有叫起,且還問得直白“給皇太子下毒的,是你還是云淑儀”
“皇后明鑒,臣豈敢做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劉敏言辭懇切。
“那就是云淑儀了。”王妡說。
劉敏連忙為云淑儀開脫,他與云淑儀算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據臣了解,云淑儀膽小怕事,不像是敢做這等事之人。”
王妡眉一挑,哂道“劉愛卿倒是對皇帝后宮了解甚深。”
劉敏噗通一聲跪下“臣萬萬不敢窺視后宮,請皇后明鑒,蓋因云淑儀是臣姻親女郎,才會了解一二。”
王妡笑了一下,“起來吧。”
劉敏爬起來,態度更為恭敬。
王妡道“既然不是你,李德宏也說不是自己,那就罷了。總歸皇太子也沒有中毒,不幸中的萬幸。”
“是。”劉敏行禮,自覺領會了皇后的深意。
吳慎從昏死在紫微殿外后就一直告病在家休養,還謝絕任何人前往探望。
朝堂上,吳慎一脈的朝臣官員漸漸以瞿純仁為中心,小動作不斷。
劉敏派和李德宏派沒有坐視,聯手打壓吳慎派的,三皇子、五皇子的支持者不多,但抱團之后亦是不可小覷的一股力量。
幾方人馬較勁,皇后一派的反倒成了看戲的。
眾人互相拉扯打壓,王妡冷眼旁觀,倒是省事了不少。
七月流火,天氣轉涼,大梁的朝堂仿佛也涼了,表面上平靜了一整個月。
八月,朝中最重要與盛大之事,就是迎獫戎公主銀可入朝,有朝臣上疏,為表大梁交好之意,為邊塞百姓的和平安寧,請皇后出城郊迎獫戎公主。
“獫戎不過蠻荒之國,公主嫁來不過貴妃,叫我大梁皇后殿下出城郊迎,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諸位究竟還當自己是大梁子民么”
“閔給事此言差矣。我大梁大國風范,禮儀之邦,當教化化外之民。孔圣人有教無類,弟子三千,我等又豈能因此歧視化外之民,教授蠻夷懂得禮儀,才是我大國風范。”
朝上吵了一陣子,王妡不耐煩聽,將此事暫且先壓下去了。
“郊迎,乃迎于國有功之士,從未聽聞迎別國使臣的。朝中那些人未免把獫戎放得太高。”大理寺同知路淵不忿,“被獫戎壓了多年,就連如何挺直脊梁都不會了”
“忽然提出由殿下您郊迎獫戎公主,其中透著太多蹊蹺了,殿下,不得不防。”樊敬益說道。
閔廷章沉吟著說“他們不可能不知道叫殿下郊迎獫戎公主,實則是踩了大梁的臉面。文人風骨,傲氣總還是有的,他們堅持殿下郊迎,定然是郊迎對他們大大地有利。”
黎一鳳說“殿下出城,定然是大駕鹵簿,此時城中空虛。”
“難不成他們想趁機占了皇城占了皇城有何用,大駕鹵簿,符寶郎隨侍在側,沒有天子八寶”楊文仲原本帶了絲笑意說話,說著說著就笑不出來了,“若殿下郊迎遭遇不測”
王妡幫楊文仲補充沒有說完的話“無論是迎回皇帝蕭珉,還是扶持太子蕭祚登基,皆順理成章。甚至還能以獫戎包藏禍心害死大梁皇后為由,叫幽州出兵為我討回公道,正好又牽制住了邊塞軍隊。無論是蕭珉還是蕭祚,那幫人坐穩朝堂,收回兵權,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