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三法司將詔獄里的幾個殿前司管軍的案卷結案呈交皇帝和中書門下,每個人都被判了流放兩千里并徒三年、家產抄沒,一出正月就上路。
待到二月,本該是冰消雪融的時節,氣溫忽然反常驟降,京畿之地又下了一場大雪,紛紛揚揚,厚沒腳背。
仲春上戊正是要于太社祭祀土神,以祈谷禱福,然而眼瞅著就要到戊日,大雪依然沒有消融跡象,大駕鹵簿不便前外京郊圓丘,氣溫又反常的冷,梁帝不想受這個罪,但又不能不去畢竟祭祀天地諸神是皇帝的義務就很煩。
“大雪阻道,路滑難行,圣上心系黎民蒼生可也得保重龍體,依臣之間,祭祀太社之事圣上可讓儲君代為行之。”有皇帝近臣如此提議。
梁帝花白的眉毛一抬,覺得這倒是個好主意,但是代帝祭祀者要換一個。
“讓三皇子珩代朕祭太社吧。”梁帝在慶德殿里說。
此言一出,被招來慶德殿議事的眾臣都吃驚地望向皇帝。
“圣上,臣以為此舉不妥。”權御史中丞楊文仲反對“祭祀太社為祈谷,乃國朝大事,帝王不能成行,有儲君則由儲君代之,無儲君則由嫡長代之。我大梁有儲君,且儲君還是嫡長,圣上若不能成行,就該由太子代之,而不是三皇子。”
參知政事左槐也道“圣上,無論從名分從嫡長,三皇子都名不正言不順,請圣上三思,勿授天下人以話柄。”
梁帝立刻就不高興了,他要讓三皇子蕭珩代帝祭祀太社,是為了抬舉三皇子,向天下表明帝王心意,也是為了廢太子做準備,這些人卻拿什么名分嫡長來說事,他們難道是都倒向了太子
“無論是太子還是三皇子珩,都是朕的兒子,既是朕之子,便沒有尊貴高低之分,都可代朕祭祀。”梁帝說。
“圣上此言差矣,國有太子為儲君,雖諸皇子皆是帝子,然儲君與其他兄弟還是有君臣之別,就如同圣上與楚王君臣有別一樣。”楊文仲依舊反對,并還參了三皇子蕭珩,“三皇子在朝堂之上不尊稱太子為殿下,不自稱為臣,是為大不敬。”
梁帝氣道“他們兄弟親近,卿難道非得要用繁文縟節使得他們兄弟離心不成”
楊文仲說“圣上,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朝堂之上就該恪守尊卑禮儀,楚王與圣上您也親近友愛,然楚王一直恪守君臣本分,從不逾矩,二皇子亦是如此,難道三皇子就可以特殊嗎那臣就要請問圣上,三皇子因何可以特殊,三皇子于大梁有什么不世之功可以讓他逾越君臣本分嗎”
梁帝被問得啞口無言,殿上的宰執們也一個個都默不作聲,他氣得不行,說不過,沒有理,就大發昏君脾氣罵楊文仲其心可誅,任性說定要三皇子珩代為祭祀,反對無用。
吳慎率先跪下,道“請圣上以江山社稷為重,請圣上三思。”
“請圣上三思。”宰執大臣們一齊跪下。
嘭
梁帝一掌狠狠拍御案上,點著跪地的眾臣,氣得說不出話來,拂袖而去。
宰執大臣們起身,互相看了一眼,都搖搖頭,一齊嘆氣,一齊出了宮。
然他們人還沒有走出承天門,就得了黃門班頭來報信官家已下旨讓三皇子珩代帝躬祭祀太社又一次旨意沒有通過中書門下發出。
宰執大臣們“”
“諸位,二月大雪,前路難行,小心腳下。”王準提醒道。